审计失败的原因从会计事务所及审计人员角度1、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偏低,审计程序不当。2、审计人员由于道德风险与职业谨慎导致的过失行为。3、审计方法出现缺陷。案例启示1、审计人员应遵守执业准则,遵循审计流程,提高自身职业能力。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日益变化的审计环境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遵守新准则,遵循新的审计流程,不断提高自身执业能力,践行执业准则,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国内外审计经验的交流。具体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审计业务的基本流程开展审计工作,制定审计计划,按要求实施计划,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情况,对重大错报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风险,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执行控制测试,对于重大交易、余额披露的审计资料执行实质性程序,确定进一步的总体执行方案。审计完成时,需出具真实合理的审计意见。案例启示2、审计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保持独立性,提高职业谨慎。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并保持工作中应有的职业谨慎。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需遵守诚信、客观、公正、保密的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对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进行评估,对审计的风险水平进行合理判断,遵守审计准则、规范,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防范可能对审计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解决道德及利益冲突问题,保持实质上及形式上的独立性,提高审计的客观性、意见的可靠性,尽可能地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的对重要事项审计的遗漏及审计结论的错误。审计人员需担任起证券市场“守护神”的光荣使命,坚持原则,提高责任意识,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与此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应不断地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促使审计人员道德水准与执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资本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案例启示3、接受审计申请时需谨慎,加大对审计业务的监督与惩罚力度。谨慎选择审计客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图文】蓝田股份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