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工作报告.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山东省“十五”重点课题“构建小学语文实践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二十年来语文研究走过的轨迹1982年发源于黑龙江的“注音识字,提前阅读”整体改革实验,以解决“学汉语、”和“识汉字”的矛盾为突破口,使得儿童阅读提前,阅读量加大。八十年代初,李吉林老师通过“优化结构”改革语文教学内容,低年级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并进,中高年级则通过“四结合大单元”教学强化。进入九十年代,民间掀起了中国传统经典的诵读活动。1995年3月,赵朴初、冰心、曹禺、启功等九位文化教育界老人在政协会议上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呼吁,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98年9月,催生了全国第一所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北京圣陶实验学校”,同年举办“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中国基金会也启动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山东烟台在九十年代进行的小学语文“双轨教学”整体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他们开设了“自由读写课”,开展语文学科活动,扩大了学生的语文背景。1997年,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等九部共同发出“知识工程”——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通知。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应达到145万字,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提倡读整本书。从国内整体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但也正是这种不乐观,让我们大有文章可做,探索语文改革之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将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课题。(二)受烟台双轨课题的影响,我校于99年开始进行“大量阅读双轨运行”的教改实验。只用了一年就在识字、阅读、习作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量阅读双轨运行”的创始人孙宝书校长在来我校参观后,非常激动,并给予我们极高的评价。他认为我们以拓展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这一课题的内涵,有了我们自己对课题的深入理解,一些地方甚至走到了龙口的前列。这让我们对课题研究更有了信心,更有了在语文改革方面更上一层楼的想法。课题研究的基础(一)理论基础。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对新知识,必须有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对此做出主动的反映,使新的学习材料与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新知识获得意义,同时原有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或者通过改组得到改善和发展。人类的语言分为习得与学得两种方式,就一般而言,人类的母语素质主要靠习得,即在广阔的语言环境中无意识的吸收语言材料,潜移默化的发展自己的语言。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对自身语感进行不断建构、充实、发展的过程,而这种建构,主要是依靠以课文所代表的规范语言的逐步内化来实现的,只有将规范语言不断内化,才能丰富语感发展语言。(二)学校优势。从建校以来,我校一直本着科研兴校的原则,努力探索与拼搏,在教科研,尤其是语文教学这一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成了我们深入研究课题的有利保障。另外,我校以在“大量阅读双轨运行”这一课题的学习与实践中,收获了成绩,提升了理论,由于这两个课题之间有着共同之处,使之也成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三)师生优势。在多年的教科研中,全体语文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洒下了汗水,也

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工作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176754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