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猜题】+文言文阅读
第1套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
韩愈
公讳丹,字文明,姓韦氏。公之父政,卒雒luò县丞,赠虢州刺史。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举明经第,选授峡州远安令。顺宗嗣位,诏拜谏议大夫。
刘辟反,围梓州,诏以公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公行至汉中,上疏言:“梓州在围间,守方尽力,不可易将。”征还入议蜀事。刘辟去梓州,因以东川节度使让高崇文①,拜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行,上言:“臣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上以为忠。
一岁,拜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余于官。罢八州无事之食者,以聚其财。始教人为瓦屋,取材于山,召陶工教人陶,聚材瓦于场,度其费以为估,不取赢利。凡取材瓦于官,业定而受其偿,从令者免其赋之半;逃未复者,官与为之;贫不能者畀之财,栽食与浆,亲往劝之。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暑湿则乘其高。明年,筑堤捍江,长十二里,疏为斗门,以走潦水。公去位之明年,江水平堤,老幼泣而思曰:“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万二千顷。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上书告公所为不法若干条,朝廷方勇于治,且以为公名才能巨,治功闻天下,不辨则受垢,诏罢官留江西待辨。使未至,月余,公以疾薨。使至,辨凡卒所告事若干条,皆无丝毫实。诏笞卒百,流岭南。公能益明。(选自《韩愈文集》,有删改)
注:①高崇文:唐代大将,刘辟反,统兵往讨,平定叛乱。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移让
:重要
:污秽,耻辱
【解析】重:重叠
【答案】C
,全都表现韦丹“治功”的一组是(3分)( )
①征还入议蜀事②罢八州无事之食者
③为瓦屋万三千七百④筑堤捍江
⑤得田万二千顷⑥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解析】①个人经历;⑥总体评价,与“治功”无关
【答案】D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韦公被任命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管理梓州,他认为此时梓州正处在包围之下,尽力守卫都很困难了,实在不容易担任那里的将领,就回绝了。
、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要上任,给皇帝上书说这三州都不是要害的地方,不如让它们归属河东,皇帝认为他很忠心。
、江南西道观察使后教导人们建瓦屋,从山上取得材料,召集陶工教给人们制作陶瓦的方法,并在集市上供应建屋的原料,不获取利润。
,韦公因此被朝廷免职,但事后朝廷派人来调查,发现士卒是诬告,而这件事使韦公的才能更加显现出来了。
【解析】“实在不容易担任那里的将领”错,“易将”的意思是“更换将领”
【答案】A
。(10分)
(1)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3分)
【解析】看懂意思+字字落实+灵活处理:既,已经,……以后;以,以……身份;爱,喜欢。
【答案】韦公在父亲去世之后凭甥孙的身份跟随太师鲁公真卿学习,太师很喜欢他。
(2)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3分)
【解析】看懂意思+字字落实+灵活处理:其,表推测语气,或许,大概。
(3)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4分)
【解析】看懂意思+字字落实+灵活处理:定语后置句;果:最终,终究;杖,杖责;去,离开。
【答案】有一个违反命令应当判死刑的士卒,韦公最终没有杀他,实施杖刑后让他离开了。
【参考译文】
韦公名丹,字文明,姓韦。他的父亲名韦政,在雒县县丞任上去世,朝廷追赠虢州刺史。韦公在父亲去世之后凭甥孙的身份跟随太师鲁公颜真卿学习,太师很喜欢他。后参加明经考试合格,经过选定授以峡州远安县令的官职。顺宗皇帝嗣位,下诏授以谏议大夫之职。
刘辟造反,围困梓州,皇帝下诏让韦公担任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韦公走到汉中时,给皇帝上疏说:“梓州现在正处在被包围的时候,他们正在尽力防守,这时不可以更换将领。”朝廷征召他回来讨论蜀地之事。刘辟离开梓州,韦公趁机将东川节度使之职移让给高崇文,自己被朝廷授予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之职。将要上任,给皇帝上书说:“我所治理的三个州,并不是要害之地,不值得设置官职,浪费国家资财,不如让三州归属河东方便。”皇帝认为他很忠心。
过了一年,被授予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之职。韦公到任后,就计算家里的人数来接受朝廷的俸禄,把多给的钱都交给官府。罢
高考名师预测语文试题:知识点14 文言文阅读.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