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佛化家庭.docx建设佛化家庭作者:陈海量居士S录自序 2至情篇 4一、 亲与子Z间 4二、 婆与媳Z间 9夫妇篇 10一、 共同生活 10二、 怎样待妻 12三、 怎样待夫 14育儿篇 18一、 孕期须知 18二、 分娩须知 19三、 怎样育婴 20四、 怎样教育 22理财篇 27一、 怎样开源节流 27二、 怎样保存器具 30衣服篇 32一、 衣服之目的与材料 32二、 怎样保存衣服 33饮食篇 36一、 饮食取节便身 36二、 饮食常识 38居住篇 39一、 住宅的布置 39二、 居家须知 43卫牛篇 44一、 健康生活 44二、 疾病疗养 52三、 关于性欲 54四、 静坐与礼佛 57修养篇 59一、 改革习气 59二、 善知识的嘉言 61三、 世尊的慈训 64四、 达观的诗歌 81婚丧篇 89一、 婚礼须知 89二、 丧礼须知 93交际篇 98一、 彼此的称呼 98二、 说话的礼貌 99三、 庆吊与约会 102四、 良莠的鉴别 104五、 怎样对待人 106六、 通信的常识 111娱斥篇 112一、咅乐 112113115艺花诗余自序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雏形,而社会乃是家庭的集合体。耍使社会佛化,必须先从家庭佛化做起。人类整个的生活,不外乎和神的和物质的二方面。父母、夫妻、兄弟、姊妹间的感情,亲戚册友间的酬应,和休闲时间的娱乐,都是属于精神的方面;而衣食住等则是属于物质的方面。我们假使能够遵守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来感化家庭,那末家庭的精神生活,可以做到慈爱、忍耐、诚实;物质生活可以做到勤劳、节俭、知足。因为佛教是从慈悲喜舍做出发点的。成佛乃是慈悲喜舍的行为达到圆满成功的顶点。怎样叫做慈悲喜舍呢?想给与他人以安乐叫做慈。拔除他人的痛苦叫做悲。庆悦他人离苦得乐叫做喜。牺牲自己的享受叫做舍。我们能够承受佛的慈悲喜舍的精神,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那就无往而不和善美满的了。我们要为社会服务,应先从家庭服务做起。对于自己家里的人倘不能慈爱忍耐诚实,处理家事倘不能勤劳节俭知足,那末这个人在社会上做事,也就可想而知了。佛教是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拏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的,因为能超出世间利欲之外的人,才能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世界的事业。释迦牟尼佛对于在家信徒的慈悲教诲,可说是无微不至的,试看他在每一部经典里是怎样的教诲我们罢: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屮外亲属,当相爱敬,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相和,无相违戾”。大涅槃经说:“在家之人,有四种法,宜应修习:一者、恭敬父母,尽心孝养。二者、恒以善法,训导妻子。三者、愍念僮仆,知具有无。四者、近善知识,远离恶人。汝等若恒行此四法,视lit为人之所敬爱,将来所生常在善处”。华严经说「'在家宅屮,与妻子俱,未曾暂舍菩提Z心。(自利利他,叫做菩提心)。正念思惟,萨婆若境(佛的智慧,叫做萨婆若)。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属,令入菩萨智,令成熟解脱。以木大悲,处于居家。以慈心故,随顺妻子。于菩萨清净道,无所障碍”。又说:“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靡不该习。戏笑谈说,悉善其事”。法句经说:“履仁行慈,博爱济众,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优婆夷净行法门经说:“佛言:若善女人,供养父母,奉事夫主,瞩视儿息,亦名净行。勿于小罪而生轻想,所应作者,次第作之,亦名净行”。优婆塞戒经说:“净具房舍卧具”。乂说:“愿为众生,趋走给使”。学经说:“饮食取节便身”。又说:“治产宜慎”。六度集经说:“婚姻之仪,始于择行”。乂说:“丧毕修行,馨薰十方”。成具光明定意经说:“受身则有痛患,以智慧一一开了。观其所起,察其所灭,视其所病,选以何药。总其要,令身不毁戒,处众爱之中,身在道品之藏,既自身行,又教他人”。又说:“扫地令清净,衣服常清净,身口意常清净”。又说:“此中有孝诫,有谦诫,有忍诫,有礼节诫,有众善法诫”。佛经是最广博的,以上所引我佛的话,这好比走到大海边,尝著它一滴的味罢了,然而所引的佛语,虽然祇是法海的一滴,但是已把佛化家庭的生活大纲,揭示无遗了。好,我就根据佛语來列举佛化家庭的人纲吧:遵著“父子无相违戾”的宗旨,述至情篇。遵著“随顺妻子”,“奉事夫主”的宗旨,述夫妇篇。遵著“瞻视儿息”的宗旨,述育儿篇。遵著“治产宜慎”的宗旨,述理财篇。遵著“衣服常清净”的宗旨,述衣服篇。遵著“饮食取节便身”的宗旨,述饮食篇。遵著“净其房舍卧具”的宗旨,述居住篇。遵著“视其所病,选以何药”的宗旨,述卫生篇。遵著“未曾暂舍菩提之心”的宗旨,述修养篇。遵箸“婚姻Z仪”,“丧毕修行”的宗旨,述婚丧篇。遵著“履仁行慈,I専爱济众”的宗旨,述交际篇。遵著“戏笑谈说,悉善其事”的宗旨,述娱乐篇。本书广事参考,编述佛菩萨的慈训,和古今缁素大德的嘉言,但我的学识浅陋,实不足以阐发佛化家庭的旨趣,和管理的方法,不过一片愚忱不能自
建设佛化家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