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最基本的方法万行尊师开示有为法都学不好,怎么学无为法?诵经、拜佛、念咒语能了生死吗?眼前的无明不破,恶习不超越,怎么能了生死呢?你对佛法都不了解,怎么称得上虔诚呢?虔诚必须建立在正知正见的基础上。诵经、拜佛、念咒语,这些皮毛的功夫不能代表佛法,也不能代表你在修行。修行人必须读《黄帝内经》,对医学知识,对人体的生理结构要有所了解。掌握了《黄帝内经》的基本要领和人体十二条经络,你越修,身体越畅通,心里越轻松,心情越愉快,智慧就能打开。我们的人体跟树叶一样布满了经络,我们的精气神-----元气----就在经络里面运行。当人死了,元气消失了,就无法发现经络存在,只有人活着的时候经络才存在。元气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勉强来说是一种光和气的混合体。“无火便生气”,这个“无火”指的是没有欲火,没有生理和心理的欲望,这时候就能保持先天的元气。只有先天的元气进入我们的经络,我们才能身体健康、长寿,乃至开悟,开智慧,破无明,这一切跟经络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掌握了这些原理,所以创立了武术、医学,乃至宗教的各个法门。尤其是中国的道教、西藏的密教和印度的瑜伽,在这方面讲得最多、最透彻。佛教是建立在印度教的基础之上。印度教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了。当初释迦牟尼佛把印度比较有代表性的六大教派的思想理论和修炼方法都学遍了。我们把这六大教派称为“六师外道”,至今他们依然存在。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说过他们是外道,只是说他们的方法不究竟,和无为法相比才有区别。如果跟有为法相比,它们已经很了不起了。释迦牟尼佛把他们的教法修完以后,觉得还不过瘾,还不解渴,于是放弃了这六大教派的思想理论和修炼方法,自己进入山林独修,从而大彻大悟,破无明,超三界,了生死。我重复讲过莲花生法门静功的修法,它紧紧围绕着我们人体的十二经络,很容易修。讲起来容易,恐怕能明白的人不多。作为一个法师、一个神职人员,什么知识都要学,什么1学问都要掌握。佛教的祖师有一个观点,什么都学,学了以后传给大家受用----这是菩萨精神。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头脑停止思维,不思考问题,除非你懂得一种技巧,用一种方法去转化它,引导它。因此佛教创立了八万四千法门。事实上八万四千法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对治我们散乱的头脑,与其让它散乱,不如让它专注在一件事情上,进入一种状态。自古以来修行方法就是一个加法,一个减法。您打坐的时候脑袋胡思乱想,你就用加法,给它施加压力。比如说您盘着腿念咒语还在胡思乱想,就加一个观想。观想还在胡思乱想,就再结一个手印。结手印还在胡思乱想,就运气……什么时候它挑不动,承受不了了,就不再胡思乱想了,也就能专注了。当它跑不动了,你就用减法,比如说先把运气减掉,如果它还能专注不跑,再把观想减掉。观想减掉了,还不会胡思乱想,就把手印也拿掉……到最后所有的方法都丢掉了,无论睁眼闭眼,走路睡觉,说不想就不想了。但是这个说起来简单,没有三五年的功夫,达不到这种效果,就是释迦牟尼佛再来,坐在你们身边传你们这个方法,没有三五年,乃至十年的训练,你都驾驭不了它。所谓的功夫等于方法加时间的投入。但有一点要跟大家说明,功夫深浅并不代表能开智慧,破无明,了生死,它只能帮助您获得生理的健康,以此来影响你心里的健康。为什么佛教和其他教派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就是因为佛教不仅有功夫的一面,还有破无明,开智慧的一面。在功夫方面,
修行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