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商谚看现代商业的价值观杨晓红(枣庄学院中文系,山东枣庄277116)摘要:古代的商谚虽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条件下产生的,但其中的智慧结晶在现代仍闪耀着它耀眼的光芒。重新领会这些商谚,深刻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宝藏,定会明确现代商业的发展之路,培养观代商业价值,让现代的商业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关键词:商谚;现代商业;价值观;商业道德;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整个世界经济已经联为一体,它仿佛是一架隆隆作响的巨大车轮,在缓缓前行。经济规律更是扑朔迷离,让人看不清未来发展的方向。现代的世界经济就像是一只万花筒,向人闪烁着它神秘的色彩。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可寻。高深莫测、纷繁复杂的经济规律也有它基本的规律在起作用。而越是那些朴质的东西,越能解释说明复杂的现象,越能体现出经济规律的真实内涵。从对古代商谚的分析中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古今的商业运作是相通的。对商业规律的尊重,对商业道德的关注,早在中国古代商业的经营中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摸索出了成功的经验。尤其应特别关注的是,古代的商谚已经提供了现代商业所需提倡的价值观。商业谚语是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广为流传的较定型的语言,它简练通俗,蕴意深刻,是商人在长期的经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我国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商人阶层,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大量的商业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商业经营中对某些规律的认识。“茄子不开虚花,商谚都是实话”。古代的商谚总结了深刻的商业经营之道,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思索。一、古代的商谚中蕴含着丰富的商业经营的规律和经营技巧。商业经营是一种知识和智慧的投入与较量,商业经营的过程就是一种筹谋斗智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商业经营的规律和经营的技巧。古代的一些商谚就强调了知识和智慧在商业经营中的重要性。①生意犹如棋盘,步步有谋术。②经商不懂行,好比瞎子撞南墙。③死店活人开,买卖有不同。商业经营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活动,地点、季节、广告及行情等方面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商业经营的效果,影响着利润的获得。(1)在商业经营中要讲究销售地点的选择,一些古代的商谚就强调了销售地点的重要性。①林中不卖薪,湖上不售鱼。②因地有无以通商贸,视时丰歉以利伸缩。③独店不成市,独木难成林。④会走路的不怕路窄,会经营的不怕店多。(2)季节及天气冷暖的变化也对商品的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古代的商谚中就有这种随季节及天气的冷暖变化而改变销售策略的经验总结:①早卖鲜,午卖蔫,阴晴冷热变价天。②冬至年画到,小暑卖镰刀。③冬则资衣,夏则资裘。(3)古人已经认识到了广告的作用,意识到广告是招徕顾客最明了的手段。①酒店门前三尺布,过来过往寻主顾。②门上没招牌,有货卖不快。(4)市场行情是商业经营的晴雨表,古代的商人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注重对行情的分析,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和行情预测,根据市场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取得商业经营中的主动权。①耳听六路话,眼观八方客。②买卖走三家,不问是行家。③行情在市上,人声在世上。④市价行情,朝更夕改。⑤柴贵荒年到,米贵熟年来。⑥歉年车马铺,丰年纸陈行。⑦三天不预测,买卖不归行。(5)由于古代商业所处时代对商业的压制及自身特点的限制,旧时商人的资本数量大多有限,他们必须在“趋时”、“贵速”上做文章,讲究一个“快”字,薄利多销,廉价揽客,由此总结出一套商业资本运营的成熟经验。①货不停留利自
从古代商谚看现代商业的价值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