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塑模案例 案例名称:CD盒注塑模设计与制造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背景需求:本案例项目的完成为本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面向的岗位和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为专业和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础,并为一系列课程教学提供了案例素材,共享程度高,同时具备该领域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技术背景:新型CD盒案例所需模具的两种结构为注塑模具的典型结构,两板模和三板模,同时模具带有侧向分型机构,一套模具还带有斜顶机构,集合了新型注塑模具的多项新技术,具有典型性。能很好的为专业教学服务。市场实用性:新型CD盒装配后,可以插入CD片,当使用者需要取出CD时,不需要打开盒子,只需要用指头轻轻一弹,碟片就能取出,具有方便性和快捷性。该产品准备投入市场。系统综述以新型CD盒为载体,以注塑模具和冷冲压模具为核心,结合绘图、机械加工、电加工、测量、模具装配、专业软件应用等技术,进行模具的设计加工,形成完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完整的工作过程。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完整工作过程这一线索,将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基于AutoCAD软件二维制图、机械零部件的选型与设计、冷冲模设计与制作、注塑模设计与制作、基于UG软件的三维建模、基于UG软件的模具设计、产品加工工艺的编制、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模具零件的电腐蚀加工、机械零件的质量检测等专业课程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有机的课程体系。新型CD盒的结构和尺寸如图所示,该CD盒有三个零件,其中上下盖采用一体机构,顾为一个零件,同时还有两个弹出的支架,两个支架形状对称,但不能使用同一个零件,是两个不一样的塑件。根据塑件的尺寸和结构特点,上下盖需要采用点浇口的模具,由于前期产品数量不是很大,所以不可能采用热流道,故使用普通点浇注系统,模具结构为典型的三板式模具。另外两个产品虽然不能用同一个零件代替,但在模具设计时可以考虑采用1+1的模具结构,这样就可以节约一套模具。另外两套模具都有侧向分型,其中一套为内侧卡勾,另一侧为外侧凹槽,所以可以分别采用斜顶机构和斜导柱侧向分型机构。所以本案例的核心技术是:三板式(双分型面)模具分型控制;点浇口布置1+1+1的模具结构斜顶机构斜导柱侧向分型机构产品的装配配合开发过程一、上下盖的设计过程思路总体方案:该产品尺寸较大,批量不是很大,所以只能采用一模一件的模具型腔布置;该塑件壁厚很薄(),而且是外观件,所以不允许产品留下明显的浇口痕迹,同时该产品采用PP材料。综合上述要求,最好采用点浇口的浇注系统。所以采用三板式模具,另外由于产品有6个小卡勾,所以模具上需要设计出6个斜顶机构;同时,模具上需要刻出IVT的标志,所以要求在模具上做一个镶块,镶块上刻有IVT的标志,为了达到更换的目的,镶块是可以更换的。浇口初步选择为了不影响产品的外观,所以在CD盒的侧面选择一点作为进胶口,而且浇口形势选择点浇口,在开始设计时,由于该产品的壁厚很薄,为了便于模具的维修,浇口尺寸取较小值()。其浇口形势寄尺寸如图所示。模具表面处理由于放置CD的需要,所以要求模具表面需要进行抛光,采用800#抛光技术要求。分型面的设计分开模具能取出塑件的面,称作分型面,其它的面称作分离面或称分模面,注射模只有一个分型面。分型面的方向尽量采用与注塑机开模是垂直方向,形状有平面,斜面,曲面。选择分型面的位置时,〈1〉分型面一般取在产品横截面积最大的地方,不取在装饰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2〉尽可能地将塑件留在公模侧,因在公模侧设置脱模机构简便易行〈3〉将同心度要求高的同心部分放于分型面的同一侧,以保征同心度〈4〉轴芯机构要考虑轴芯距离〈5〉分型面作为主要排气面时,排气槽设于料流的末端〈6〉安排制件在型腔中放位时,~~6mm的排气槽。亦可以利用顶杆,型腔,型芯镶块排气。跟据该塑料制品的形状特点及以上原则,其分型面设计在塑件横截面积最大的止口处,采用台阶分型。在图中画红圈之处为台阶,为了保证台阶处不漏胶,该处必须紧密配合压紧,所以此处改90度插破为45度插破。斜顶机构设计所谓斜顶机构,是指斜导杆导滑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它是由斜顶与侧型芯制成整体式或组合式机构后与动模板或模仁上的斜导向孔(常是矩形截面)进行导滑推出的一种斜滑块抽芯机构。由于斜顶机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斜抽芯机构,所以,除了斜向抽芯机构应该具备的技术要求以外,还应该具备以下一些技术要求:由于注塑模具在注射时,型腔内的压力很大,斜顶在压力的作用下,有产生横向移动的趋势,一旦产生横向移动,所成型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为了避免斜顶产生横移,需要在斜顶的近胶一端设计一直面与型芯上的导向孔配合,直面的长度一般不低于6毫米。应当注意,直面应当设
案例文字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