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偏僻乡村里的生与死.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偏僻乡村里的生与死一母亲百年之后会躺在老家后面的一处竹林深处,好多年前就已经修好的墓室,我们乡里人称之为山郭,和父亲的土坟隔着两里的距离。这个伤她太深的男人,她死后已不愿和他合葬在一起。母亲的世界里,早已没有这个我称之为父亲的男人,他走得太早,太远了,36岁就走了。后来的时间足以淹没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痕迹,仿佛从来就没有来过。不管母亲内心有多么善良,也无力抵挡时间的腐蚀。死亡是个巨大的空洞,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早晚也会被它吞噬得一干二净。在那个偏僻的乡村,我们李姓一族是少数。祖父独自一人扛着家族的大树,把它移植在这里。无法说清,是对是错,但不管怎样,若干年后开始有了我。所以从骨子里讲,我成为在自己出生的村庄中的陌生人。我不知道我的故乡究竟在哪里,它应该是什么样子。迷恋、背叛、感伤,都不足以表达我对村庄包含的复杂感情。许多年以后,当我在城市中行走,故乡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我已经快把那里的一切忘得一干二净。但我想,等我老了,我一定要回到故乡,盖一间草房,晨昏夕晓,永不分离,让童年到晚年发生的一幕幕往事重新温暖我的寂寞的内心。我会像我的祖辈父辈一样,选择那里作为我最后的安息之地。二乡村的时光漫长而迅疾。不断有人死去,不断有人出生。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在时光的氤染之中,村庄慢慢就老了,人也慢慢就老了。多少翩翩少年,一转眼已是白发老翁。时间短暂得使人不知所措。人生苦短,譬如朝露;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还有什么比这更为无奈和忧伤的事情。姑妈在村子里差不多整整生活了六十年,年轻时曾是村子里公认的美人。在她模糊的印象中只记得这样几件事情,出生不久赶上过细粮关,找不到吃的,村子里死了很多的人,她的哥哥,我的伯父也饿死了。后来在是人民公社化,再后来土地分到户了。她的人生也仿佛由这三个片段构成,童年极端贫困,差点饿死;生产队时期,恋爱结婚生子;土地分到户后整天在土地上劳作,如今依然如此。像村里大多数女人一样,姑妈一生没有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是跟随祖父回祖籍仁寿探亲。她后来的讲述中只记得这样一些细节,冬天,很冷,好像在下雪。走了很长很长的山路。经过黑龙滩,坐过一会儿船,船风吹得直打哆嗦……至于老家是什么样子的,都见到了哪些亲人,她一点都不记得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到过其他地方,最远的就是山下的场镇,每月几次,到山下卖米卖蔬菜,卖完以后就背着背篓爬几十里的山路回家,连馆子也舍不得下一次。姑父倒是见过几天世面,年轻时在东北当过兵。到过北京,曾在天安门前留过影,穿着厚厚的军大衣,一脸的稚气。他把这张照片一直保存在一本发黄的相册里,现在已经模糊不清。姑父最喜欢讲述的是他当兵的事情,他的连长对他怎样,指导员对他怎样。他说我主要是没文化,要是有文化的话就留在部队上了。神情之中流露出不少的惋惜。那是姑父最为辉煌的一段人生经历,成为他后来转业复员后回家务农的最主要的精神食粮而反复加以咀嚼。姑父退伍回家后,当上了大队的民兵连长,带着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战天斗地,修了一座水库。那座水库现在还蓄着水,被一家小水电站占用了,对灌溉农田到底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姑父和姑妈还有村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同龄人,几十年如一日,从日出到日落,整天整天在土里上劳作,有没有厌倦的时候,不得而知。但是他们都信奉一条真理,那就是不劳动就没有饭吃,不劳动就无法生存。当我细细考量他们的生存状态时,发现这一代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

偏僻乡村里的生与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