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问题与对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问题与对策.doc:..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拓展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刻不容缓。按照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要求,立足于多年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经验,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在专业设置、学生就业意识和能力培养以及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渠道;高校就业指导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跳跃式的增长。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人。同比2002年首批扩招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15万人。未来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还将持续扩大,但劳动力市场对高校人才需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依旧严峻。社会各界都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出谋划策,顺应政府部门努力拓展就业渠道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也在其列,其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结合自身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经验,笔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结构矛盾的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地域结构矛盾,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经济发达的沿海及东部等大中城市“扎堆”就业,造成“人多粥少”就业局面。其次是专业结构矛盾,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由于前期就业情况较好,经过连续扩招,毕业生总数急剧增加,而社会需求对该专业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专业毕业生总数的增长,导致专业结构性就业压力加大;还有一些冷门专业,专业设置远远落后于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不符合社会岗位要求。最后是课程结构矛盾,部分高校偏重于知识传授和理论研究,实践环节薄弱,造成高等教育内部层次、分工的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形成教育教学内容趋同,因而培养的毕业生同质化竞争严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羌异化需求,造成就业难。(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和竞争力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脱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成“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时代背景下,必然要求毕业生就业观念与就业竞争力的转变和提高。目前,大学生在竞争化的市场经济下理性的择业态度还较为缺乏,也就是说,自主寻找就业机会的意识不强,诚实守信的敬业精神淡薄。部分大学生就业时还抱守着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留在南部、东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或是端上“铁饭碗”是择业的首选,使就业选择成为“独木桥”。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大学生没有忧患意识,以“天之骄子”自称的毕业生自持学历证书背景而“眼高手低”的盲目选择高薪酬、高层次的工作,但实际上,真正的工作能力却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仍待完善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引起了政府和高校的重视和关注,但由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冃前有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主要工作还仅停留在传达国家就业政策、整理就业信息、组织“双选”招聘会的粗架构阶段,远远适应不了当前就业形势快速变化和就业制度不断改革的需要。具体而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学生就业指导队伍非职业化和专业化;第二,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非全程化和个性化;第三,高校学生就业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问题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11-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