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巢志众地质灾害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的自然灾害,近年来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要素。这里就我省常见的几类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作简要介绍。一、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1、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作用产生和人为活动诱发的导致地质体或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给人民生命财产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灾害。通常所说(广义)的地质灾害可分地震与火山、斜坡岩土位移、地面变形、土地退化、海洋(岸)动力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特殊岩土灾害、水土环境异常、地下水变异、河湖(水库)灾害等10类38种。这里所说的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主要是指上述斜坡岩土位移和地面变形两大类中的六种地质灾害,我省常见且危害大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4种。2、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降水、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典型的滑坡通常由滑坡体、滑动面、滑坡裂缝、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鼓丘等要素组成(见图1)。有以下特征和识别标志:(1)地物地貌标志:常在斜坡上造成环谷(圈椅、马蹄状地),出现异常台坎及斜坡坡脚侵占河床,有鼻状凸丘或多级平台。滑坡体两侧常形成沟谷,有双沟同源现象。滑坡体上有的还有积水洼地、地面裂缝、醉汉林、马刀树和房屋倾斜、开裂等现象。(2)岩、土体结构标志:滑坡范围内的岩、土体常有扰动松脱现象。常见有泥土、碎屑充填或未被充填的张性裂缝,有时有小型坍塌。(3)水文地质标志:在滑动带前缘常有成排的泉水溢出。(4)滑坡边界及滑坡床标志:滑坡后缘有拉张裂缝,断壁上有顺坡擦痕,前缘土体常被挤出或呈舌状凸起;滑坡两侧常以沟谷或裂面为界;滑坡床常具有塑性变形带;滑动面很光滑,有擦痕,且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滑坡的形成条件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有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外界因素及人为作用的影响。3、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块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下来,并顺斜坡猛烈翻转、跳跃,最后堆积在坡脚的现象。(图2)崩塌的特征。①山体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坡体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坡体前部存在悬脚临空面,坡脚有崩塌堆积物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称崩积物又叫倒石堆。②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是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倾角裂缝发育,坡体上部拉张裂缝深,切割坡体,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分离之势。如具备上述坡体特征,特别是坡前发现崩积物,上部拉张裂缝不断扩展加宽,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贯通,变形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则预示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崩塌体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4、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融雪)而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它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极强的破坏力。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便于集水、集物的陡峻的地形地貌;②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泥石流是在松散的固体物质来源丰富和地形条件有利的前提下,通过暴雨、融雪、冰川、水体溃决等因素的激发而产生的。爆发时,混浊的泥石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有如雷鸣;冲出山口之后,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遍地。由于泥石流爆发突然,运动很快,能量巨大,来势凶猛,破坏性非常强,常给山区城镇、乡村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基础建设等造成极大危害。5、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地面塌陷形成原因复杂,按其发生的地质环境及作用因素,分为岩溶地面塌陷和采空地面塌陷。影响地面塌陷的重要人为作用有:地下采空、地下排水疏干、突水突泥作用、过量抽采地下水、人工蓄水、人工加载、人工振动、地表水渗入。6、地质灾害规模分级:类型大型中型小型滑坡、崩塌≥100万m310~100万m3<10万m3泥石流≥20万m32~20万m3<2万m3地面塌陷≥1000m2100~1000m2<100m27、地质灾害等级:级别地质灾害灾情分级标准地质灾害隐患分级标准死亡和失踪人员直接经济损失直接威胁人数潜在经济损失特大型>30人>1000万元>1000人>10000万元大型10~30人500~1000万元500~1000人5000~10000万元中型3~10人100~500万元100~500人500~5000万元小型<3人<100万元<100人<500万元8、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所作的一种区划。地质灾害易发区与次易发区是指在自然作用和人为作用影响下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1188831
  • 文件大小281 KB
  • 时间2019-11-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