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日期:2010年|一、储粮基本概念1、什么叫粮油储备?粮油储备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过程,它是粮食流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2、如何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3、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就是“确保粮油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劣变”。这是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关于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节约成本费用等相关内容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就是营造良好的储藏生态条件,在确保粮油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储藏粮油的重量和质量损失,防止化学药剂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对粮油的污染,延缓粮油品质变化,从储藏的角度,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4、在现代粮食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1)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2)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1附滞后、粮堆内气流微循环所导致的水分转移等。这些物理特性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别的物理性质,同时也被别的物理的、生化的、生物的特性所影响,并对粮食的生命活动、虫霉危害、储粮的稳定性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并与粮食清理、干燥、通风、控温、气调等作业及粮仓设计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搞好粮食储藏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粮食的物理性质。7、粮堆的湿热扩散特性对粮食储藏有哪些影响?粮堆的湿热扩散指粮堆中水分沿着温度梯度和蒸汽压梯度向低温部位转移并使该部位粮食水分和温度升高的现象。湿热扩散是粮堆水分转移的重要因素。在湿热扩散过程中较低部位,水分由暖湿部位向温度相对较低的部位转移,使温度较低部位粮食水分含量增加,如果湿热气体遇到冷表面(如较冷的粮粒和墙壁等),还会凝结成水滴产生结露,严重时可造成粮食发热、发芽甚至霉变。这种现象如果在粮堆表层发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顶”;在墙壁和粮堆结合部位发生,出仓时有部分粮食粘附在墙壁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挂壁”现象;在粮堆内部某些部位发生,则可能发生“窝状发热”。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减小温差,减少湿热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粮堆表面、阴面墙壁、粮堆底部是最容易因湿热扩散引起粮堆水分增加的部位,在粮情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检测。在气温剧烈变化时,粮堆表面、阴面墙壁、通风地槽附近可能因存在较大温差而结露,更应加强检查。8、储粮有害生物有哪些?危害储藏粮油的昆虫、螨类、微生物、鼠类和鸟类。二、粮仓准备及入仓粮质要求1、装粮前应对仓库进行哪几个方面的检查和处理?①检查仓盖。如发现漏雨部位,要及时修补防水层,做到仓盖无渗漏,屋面平整。②检查墙体。有无裂痕,如发现异常,要区别对待处理。防潮层下坠造成墙面裂缝,可把裂缝周围铲除,然后修补防潮层,再刷面层。如果是地基不牢造成墙体裂缝,通过采取补救措施可以继续存粮的,可在仓外砌砖垛加固,并对裂缝做防潮处理。③检查地坪。无论是沥青地坪、水泥地坪、两油一毡地坪,由于使用年限过久或原地坪处理不好,均会出现地坪裂缝,陷坑,残缺等现象,使地坪局部或全部失去防潮性能。沥青地坪裂缝,在刷干净的新面上刷一层水泥浆,再用高标号水泥或混凝土修补。两油一毡地坪裂缝并出现返潮时,可以在原来的防潮层上再铺一层油毡或刷一层沥青,然后再铺设新的保护层,对大面积失效的地坪,要及时修整或在原来的地坪上再铺一层防潮层。④钢结构的简式仓应检查外观和结构,检查钢板仓防锈漆是否脱落并及时进行维修,对钢板仓的节点进行观察,检查螺钉、垫片、焊缝是否完好;观察与土建相连的支架部位有无变化。⑤门窗及其他部位。仓房的窗户、通风口等要仔细检查,看有无变形、脱落等现象,是否能顺利开启和密闭。2、为什么应按种类、等级、生产年度分开储藏;安全水分、半安全水分、危险水分的粮油应分开储藏?根据新形式下粮油安全储藏的需要,形成新的“五分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品种混杂、利于保持粮油本身的品质,为粮油安全储藏和合理利用提供保证。包括5个方面的含义:①种类不同。对于不同种类的粮食和油料应该分开堆放储藏在不同地方。比如油菜籽和小麦应该分开储藏在不同仓间或分别码垛,防止不同粮食和油料混杂,给加工和利用造成麻烦。②品种不同。对于同一种类,但不同品种的粮油,也应分开堆放,以便在出库销售时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比如优质粳稻谷和粳稻谷应分别存放。③等级不同。对于同品种的粮油,如果等级不一样,其质量也不一样,故也不能混合堆放,以防造成高等级粮油降等带来的经济损失。④生产年度
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