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间艺术考察论文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班级2民间艺术考察论文报告为了了解中国的艺术,首先要从中国历史着手。中国历史悠久,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瑰宝,南北各有千秋。如果说北方是大家闺秀,那南方就是小家碧玉。这次考察我想主要说说成都的宽窄巷子,让我领略到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大家知道宽窄巷子的由来吗?而且这巷子以前还曾经叫过胡同呢宽窄巷子始建于清朝,是成都33条清朝兵丁巷子中仅存的2条,属合院式建筑。康熙57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3000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少城被定作“八旗”军营及其家眷住处,属禁地。位于其中的宽巷子西口为镶红旗的地盘,窄巷子西口则为正红旗驻地。当时的名字并不叫宽窄巷子,而是被分别称为“兴仁胡同”和“太平胡同”。直到民国初年,这种明显具有北方风格的名称才被“宽窄巷子”所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八旗子弟生活闲散,追求享受,这个区域也就成了成都休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青砖墙,四合院,高门楼,花墙裙,既有南方川3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民俗文化的内涵。宽窄巷子一共有三个巷子构成,从北到南分别是“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这里是中国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区。走在宽巷子里,仿佛乘了时光隧道,回到了一个久远的年代,给人的感觉是“闲生活”。宽巷子的宽度约在六七米,悠闲地徜徉在古色古香的街道,感受的是老成都原真生活文化的内涵。进入其中一家店,里面陈列着众多的古人留下的遗物和墨迹,有出自皇家的,也有遗落民间的。从宽巷子往南去,走进窄巷子,又是一番景象。这里给人的感觉是“慢生活”,巷子两旁大多是咖啡厅和茶馆,据说这里的星巴克是国内营业面积第三大的连锁店。当然也有一些成都当地的小吃。巷子的宽度大约在四米左右。再往南是井巷子,那里给人的感觉是“新生活”,以夜店和酒吧为主,多是时尚男女夜生活的聚集地。一路走过来,我的总体感觉是:宽窄巷子中西合璧且融合的相当好,有历史文化也有民俗文化,有印巴文化也有餐饮文化,其间还穿插着西方文化。历经风尘的老成都与休闲时尚的咖啡酒吧在宽窄巷子中肆意嬉闹,追逐对话,颇有一番情调。只叹是“十里珠帘都卷上,少城风物似扬州”,蒙蒙细雨中我联想到一句古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整个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中心,也是整个成都的核心区。宽窄巷子长约300米,宽约200米,占地约90亩,与之前所得到的信息“核心文化保护区占地108亩”稍有出入,不过也属正常。总建筑面积4约4万平米,含地下车库1万平米。整个街区由45个清末民初的四合院以及花园洋楼、特色酒店构成,面积在100多平米到1000多平米不等,绝大多数集中在400-700平米,一层为主,局部两层。但令我吃惊的是,几乎每户都有一个天井,而且是透明采光的,所以进去之后丝毫不显局促。而且另外让我不解的是,一般步行街的业态分布是购物、餐饮、休闲各占40%、30%、30%,但这里的购物极少,只有三家,而餐饮有近20多家,或许这就是特色吧。这里的建筑大多是在原有老成都的建筑基础上修复的,“老成都的底片,新成都的名片”。当然,转悠归转悠,毕竟来不是玩的。考察才是动真格的。历史的车轮匆匆的在时光的车道上风驰而过,三百多年的宽窄巷子却在历史中保存下来。从
宽窄巷子 考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