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蛇胆追风丸+临床报告.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蛇胆追风丸SHEDANZHUIFENGWAN国药准字Z45021489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散风化痰。用于筋骨软弱、风湿骨痛、手足麻木。规格:*180丸/瓶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克(12丸),一日3次建议30天一个疗程方义分析:风寒湿邪及湿瘀血留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肌肤失养可致筋骨软弱,、白附子、橘红、半夏、地龙、胆南星以祛风痰,通经络,使痹阻通;当归、川芎活散瘀,取其“血行风自灭”;桂枝、荆芥、防风祛风散寒;川乌、草乌、独活温经散寒止痛,壮筋骨;以甘草调合诸药;全方配伍,共奏舒筋活络,散风化痰之功。临床运用:本方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痛,筋骨软弱及中风后遗症。运用本丸的基本指征的是:关节肌肉疼痛,或肿胀,屈伸不利,腰痛,手足麻木或半身不遂,苔白腻,脉弦沉滑。这些指征体现了风寒湿邪及痰阻络,气血不通的病肌。临床用于:痹症:表现为关节肌肉肿胀、麻木、疼痛,或见胸脘满闷,痰多白粘,苔白腻,脉弦沉滑。西医诊断之风湿性关节炎、筋骨软弱。西医诊断之脑血栓后遗症,见上述症状者按此辨治。临床资料:蛇胆追风丸治疗痹病临床观察总结(粤北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痹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由粤北人民医院(160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160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160例),于2002年6月~12月对蛇胆追风丸治疗痹病(风湿性关节炎)例进行了临床观察,通过计数资料用X2检验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法;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法。★病例说明:一、病例选择标准(一)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1)主要临床表现:关节、肌肤、筋骨等部位疼痛,或肿胀晨僵,麻木重着,或屈伸不利,甚则关节肿大变形,强直不伸,肌肉萎缩,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等。(2)病因病机特点:营卫不足,气血阴阳失调,或肝肾亏损,正虚而邪凑,复感外邪,或兼瘀血、痰浊,或外伤引起。(3)发病特点:多与气候变化有关。(4)性别年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女多于男。(5)理化检查:①抗“O”增高,或血沉增块,或类风湿性因子阳性,或免疫球蛋白增高。②X线可见骨质侵害。具备上述1、2、5三项,结合3或4项,即可确诊。2、中医辨证:(1)寒湿阻络证:肢体关节冷痛沉重,或肿胀,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胖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弦缓。①主症:关节冷痛沉重。②舌、脉:舌体胖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弦缓。(2)痰湿阻络证:关节肿胀,顽麻疼痛,或见痰核硬结,头晕目眩。首如裹,胸脘满闷,泛泛欲恶,饮食无味,痰多白粘,舌体胖,舌质偏暗,舌苔白滑粘腻,脉沉弦滑。①主症:关节肿胀,顽麻疼痛。②舌、脉:舌体胖,舌质偏暗,舌苔白滑粘腻,脉沉弦滑。(3)瘀血阻络证:肌肉、关节疼痛剧烈,多呈刺痛感,部位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局部肿胀可有硬结或瘀斑,或面色黧暗,肌肤干燥无光泽,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细涩。①主症:肌肉关节疼痛剧烈,多呈刺痛感,久痛不已。②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涩。3、西医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①多有链球菌感染病史。②急性期可示多发性及游走性关节酸痛,多发生在大关节,可伴红肿痛或结节或红斑。③慢性期可仅

蛇胆追风丸+临床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futaobao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