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千秋——浅谈析字曾看过这样一个一个浪漫伤感的爱情故事。有一对认识很久的男女,他们彼此爱慕,却从不明说后来男孩要出国留学,临行前他鼓起勇气和女孩说:“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女孩说:“我要说的,就是您。”“您?”男孩惊奇的问。“恩”女孩什么也没说,点了点头。男孩始终惊奇的看着女孩,但女孩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我要说的,就是您。”男孩戴着女孩的疑问,出了国。男孩出国后,他们经常用E-mail来联络,但女孩每次都会在信件的结尾署名为“您”男孩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女孩总是要在信件的最后署名为“您”,男孩也多次的问女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女孩却每次都不从回答。日子久了,两个人的通信频率也就越来越少,最后男孩决定在异国娶妻,并打算定居,不回来了。男孩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女孩,但是女孩什么也没说,还是那句“我要说的,就是您。”就这样,男孩完全的断绝了和女孩的联系,有一天,男孩把女孩的mail打印出来,打算拿在手上看。他把纸折了两次,如果摊开来看,由上到下就是四个小长方形。结果他看到。。。。。。结果男孩突然的发现,在女孩署名的“您”中间,刚好有一条折痕,将“您”分成你和心。于是男孩终于明白了“您”的意思。男孩看着打印出来的女孩的信件,留下了眼泪,男孩拿起笔,在女孩每封信件的结尾署名的后面,写下了一行字——“你在我心上!!”原来,“您”字拆开即为“尔旁有人,你在心上”。女孩运用汉字字形的奥秘含蓄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心,可见汉字文化之博大精深,魅力无穷。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符号体系,它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数千年来,汉字之所以既能保持形象性的特点,又得以生生不息,是因为它在形体上具有一套稳定而灵活的基础结构,形成了可分可合的特点和极强的再生能力。“析字”是汉语独有的一种修辞格,它充分发挥了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采用析形、析音、析义等形式来寄意寓理、表情达意。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是形、音、义有一定的关系。析字格有化形、谐音和衍义三种形式。就思维角度言之,析字手法映射了语言使用者对字音、字形、字义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从心理上观之,析字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文字的一种崇拜心理。以审美角度视之,析字格的运用则可以凸显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所具有的自己独特的形体美。对于汉字的这种形体美,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之“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中生动地描绘道:“其在文章,则写山曰崚嶒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因此,套用鲁迅先生的说法,我们可以将析字格的修辞效果概括为:化形,则形美以感目;谐音,则音美以感耳;衍义,则意美以感心。化形析字是通过增损、离合或借助汉字形体来达到特定表达效果的一种辞格,最主要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拆分离合一个或数个独立的汉字来达到修辞的目的,并用所拆之字完成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我们称八十八岁为“米寿”,就是将“米”上下拆开后重组。《清朝野史大观》中有过记载,和珅邀请纪晓岚为自己新建的凉亭题字,纪晓岚送其“竹苞”二字,和珅以为是褒奖之词,隆重张贴并四处炫耀,最后被同僚一语道破。实际上纪晓岚此处就巧妙地运用了字形离合,把“个个”合为“竹”字,而“草包”合为“苞”字,骂和珅之流是“个个草包”。前些日子,看到高中语文老师发微博提到汉字简化的问题:曾看到有台湾
汉字文化论文——字里千秋,浅谈析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