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国源矿业(龙桂)煤矿矿井主扇风机、防爆门外部漏风率测定记录编制:通风科主扇风机外部漏风率测定记录1、测定时间:2013年5月2日2、参加人员:陈廷建、张希荣、杨坤、胡贵新3、测定方法:测出矿井总回风和风硐的风量。通过矿井风硐风量与矿井总回风风量比较,可以得出矿井外部漏风风量;通过公式计算出矿井外部漏风率。测定地点实测表转速断面(㎡)测定仪器风速(m/s)风量(m³/min)、数据处理核算:通风机型号FBCDZNO14风量1689—3768m3/min主扇风量1339m3/s外部漏风Q外漏=∑Q通i—∑Q井iQ外漏/60=漏风风速1339—1275=64/60=*75kw风压200—2450pa矿井风量1275m3/min外部漏风率p外漏=Q外漏/∑Q通*100%64/1339*100%=%矿井漏风量Q漏=1339-1275=64(m³/min)矿井漏风率L=64/1339×100%=%5、测试结果评价:(1)经过核查,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无串联通风,无短路风流,矿井各风门使用正常。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完善。(2)风表测量数据每个测点的三个数据差值小于5%,没有出现过大和过小数据,风量测量结果有效。(3)我矿井风属于无提升设备风井,《规程》规定其外部漏风率不大于5%,%,符合《规程》规定。根据以上实测结果,我矿及外部漏风量为64m³/min,《规程》规定。2012年5月2日矿井防爆门漏风率测试记录时间:2012年3月2日测风员:胡贵新总工程师:刘剑鹏矿井防爆门漏风量次数电子风速读数巷道断面(㎡)(总回风)风量:3818m³防爆门漏风率:64/1339根据测算,%(小于5%),符合《规程》规定。2012年3月2日贵州录时间:2012年2月20日地点:会议室主持:蒙香平记录:于志刚参加会议成员:、朱大强、罗得云、谢珍明、郭玉忠、朱正祥、黄伟强、朱正阳、罗太海等。一、近期工作及安排:1、各巷道腰线要及时标定;2、11610运输顺槽导线测量要及时跟上;3、11610回风顺槽导线测量要及时跟上;4、做好雨季前的三防工作安排;5、收集好11610采煤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掘进期间的地质参数;二、矿长蒙香平矿长所提到的问题由我们尽快落实,在地质测量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1、地测科需要补充地质罗盘一个,皮尺2把;2、全站仪需要调校。三、朱大强根据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我们在地质测量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工作尚未开展。究其原因,一、是人员配备不足,二、是我们现有人员专业水平还达不到、要求公司为本矿招一至二名地质测量人员,或者指派专业地质人员到矿指导工作。但是,在无专业地质人员到来的情况下,我们目前仍要做好以下工作:1、蒙香平矿长刚才所提到的工作;2、采掘工作面水害及其它地质情况预报;3、矿井水文地质调查;4、地质、测量方面的图纸要完善;5、收集水文方面的基础资料;贵州录时间:2012年6月10日地点:会议室主持人:蒙香平记录:于志刚参加会议人成员:、朱大强、罗得云、谢珍明、郭玉忠、朱正祥、黄伟强、朱正阳、罗太海等。一、蒙香平(二季度工作小结)二季度工作小结11610运输顺槽巷道的红外线已经安装好,但不能指挥腰线,只能指挥中线,巷道掘进由于要安装皮带输送机,必须按照中线进行施工。坡度顺煤层掘进,部分地段顶板发生变化,巷道高度不够;2、地测科分析了11610运输顺槽80m处支架变形原因,结论基本可靠;3、地质罗盘与皮尺已如期购回;4、进行了地质预报。未落实问题:1、加强对矿井水文地质调查。2、外请人员对矿井进行物探。二、刘剑鹏(安排下季度主要工作)1、为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本季度(拟在7月进行)要把国家坐标系统引入矿区,地测科要做好准备,仪器矿上有全站仪,人员问题可以向其它矿借调,完成测量后,要对井下坐标进行改算,并建立台账,重新制图。2、水文资料基础资料要尽快建立台账。三、林敬龙讲:三季度工作安排较多,下季度报质量标准化验收,需要完成所有资料,但是由于还需要人手,各位工程师以尽快完成以上工作。并负责资料的收集,人员问题由我来协调。贵州录时间:2012年9月30日地点:楼会议室主持:主持人:蒙香平记录:于志刚参加会议人成员:、朱大强、罗得云、谢珍明、郭玉忠、朱正祥、黄伟强、朱正阳、罗太海等。一、胡建(三季度工作小结)三季度工作小
仁怀市茶园煤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