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管理来自太空.doc农业管理来自太空多年来,农业这种传统行业一直“看天吃饭”,想要监测各个地区主要作物的种植情况,农户通常采用人工统计的方式得到产量结果,无法精确预测未来的产量、规划种植面积。近几年,随着大量重量在1到10公斤的纳米卫星发射上天,卫星图片的获取成本大幅下降,一些新兴的技术创业公司在农业领域找到了商业模式。成立于2015年的佳格农业是其中一家卫星数据服务公司。提供的数据服务是通过人造卫星遥感技术对一定范围内的农作物长势做监测,解析卫星照片得到相应数据,再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和卫星数据分析技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面积测算、长势监测、产量预估等农业管理服务。截至目前,佳格的客户包括5家种植土豆、牧草、水稻、玉米和火龙果农作物的农村合作社,并在2015年9月得到了经纬中国和磐谷资本的千万元级人民币天使投资。通过人造卫星来监测农作物变化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做数据分析和结果预测,在过去3年中,美国的Spaceknow和中国的禾讯农业是中美两个市场上的主要玩家,但它们的主要客户是政府、大型企业及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为其提供付费性质的决策参考服务。»佳格农业创始人张弓认为卫星图片数据可以有更多的商业化价值。相比其他卫星数据服务公司,佳格创始人张弓表示,将卫星图片数据与每一位客户的使用场景结合的数据产品,才是该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以往的遥感卫星大多使用的是几百米甚至几公里的卫星图像,那是一种针对大片耕地的图像处理方式,它们只能在一个省的范围内估算一种经济作物的产量,并不能应用到个体种植户的承包范围。为个体种植户提供数据服务的难度在于中国的种植面积更为碎片化。1万亩地往往分割为成千上百块种植地,分布着不同品类的农作物,佳格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来做识别,,这一密度可以精准监测每一个地块的,比如,一块地之前种过的品类、长势情况、气象、本地种植等数据,这些数据呈现在佳格大数据耘境平台这套SaaS农业管理软件上,通过云服务帮助种植户管理耕耘、浇灌、播种、施肥、喷洒和收割,佳格再向用户收取费用。2015年之前,张弓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Ames研究中心的数据科学家,他在NASA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做卫星和气象图片分析,,后者是一家农业数据分析公司,除了提供土壤湿度和历史天气数据,还可以为孟山都的农场主用户预测产量。深入研究这一商业模式后,张弓看到了卫星数据的商业价值,因为Climate做的事情和他所做的工作很类似,通过卫星图片做出数据分析和结果预测。当时,NASA免费公开了数千G的海量卫星图片数据,张弓意识到除了服务政府,卫星领域还有很多商业价值有待开发。随后的两年,张弓开始了创业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学习商业、创业方面的知识,研究产品方向等。对于他来说,回国创业的风险较人,毕竟他已经在美国生活了8年时间。但是经过两年的市场考察,他发现在美国拓展农业客户有一定难度。美国市场己经进入了成熟阶段,7个农资公司垄断了80%的市场。2015年10月,张弓决定回中国创办佳格,在他看來,国内市场并没有垄断型的大型农资公司,最大的农资公司也就占3%左右的市场份额。当时,佳格拥有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十多颗卫星遥感资源,还有NASA公开的免费卫星
农业管理来自太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