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单元教材简析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在第一学段的学面图形,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面在体上”,在第二学段的学习中,对于学生的空间感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从面上找到“线”,并且研究线(三种直的线),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以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旨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以及了解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二上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三、;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四、过程与方法1、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2、以及量角和画角的步骤等都没有直接给出,并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六、教法与学法通过对万以内数读写方法的复习与分级,引导学生比较万级和个级的读写方法的异同,从而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七、、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概念。,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原理解决问题。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3: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会用三角尺画垂线。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4: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八、课时安排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角的度量.....线段直线射线..................................1课时角的度量....................................................1课时角的分类..................................................1课时画角..................................................1课时博乐市第九中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备课人:宋惠惠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一课时: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5页例1,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六的第2、3、4、5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并且知道它们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笔计算、动脑筋想、自学等过程,掌握本课的知识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1、对于公顷、平方千米概念的理解。2、公顷、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对于公顷、平方千米概念的理解。2、公顷、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突破方法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讲解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师:我们都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谁能说一说这些面积单位的含义?谁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大小?通过复习学习过的常用的面积单位,包括各个面积单位的概念以及描述它们的大小,引起学生的认知迁移,为本课新知的获取做好必要的铺垫。二次备课二、。(1)师:测量哪些物体的表面会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作单位?学生可能回答:测量像橡皮这样比较小的物体时,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测量像课桌面这样稍大一点的物体时,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测量像黑板这样面积较大的物体时,用平方米作单位。师: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物体的表面都能用这三个面积单位来表示,例如师:要测量体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