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黄帝四经》的分析.pdf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1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瘤居经注明斟周韵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么丞日期:趁2:£乡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延导师签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及其价值与意义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3号墓出土的帛书中有《老子》两种写本,一种用半幅的帛书写,称为甲本。甲本卷后附写四篇古佚书。另一种用整幅的缣帛书写,称为乙本。乙本卷前附抄另外四篇古佚书,为《经法》、《十六经》、《称》、《道原》。《老子》甲本、以及《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最具学术价值。前者对研究《老子》的版本流传和《老子》的原初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后者内容正是汉初流行的黄老思想。乙本卷前这四篇古佚书,本文暂称为帛书《黄帝四经》。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对于“黄帝学派”学术研究的意义很有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些出土的文献所显示的当时的学术面貌。这种面貌和我们过去的估计相当不一样,使我们今天的学术史研究有一个改观的必要。帛书《黄帝四经》出土以前,对于黄老学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随着帛书《黄帝四经》的学派属性得以确认,引发了黄老学研究的热潮。。道家的主要著作,大多成于战国时期。在先秦的道家学派中,除了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老庄学派外,还有以帛书《黄帝四经》为代表的黄学一派。过去讲到道家就以为是老庄,这是因为秦汉以后,直到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才使我们对两千多年以前的道家黄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使我们认识到道家除了老庄外,还有一个非常新颖的黄学派。汉初流行的所谓“黄老”思想,并不是老子之学,而是黄帝之学,也就是“黄学”。这就为我们研究道家文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学①详见吴光的《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皈社1986年版),陈桂丽t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版),丁蟓明《贾老学论纲》(山东人学}f{版社1997年版),白奚《稷下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和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fJI版社2001年版)等著作。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术价值。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方面,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它使我们对于在汉初成为主导思潮的黄老之学的历史、内容、发展线索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黄老思潮在战国中后期之为显学的地位,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它的出土,带来了传统文化研究上的推陈出新,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由于“黄老”思想的辨析和内容的明确,所以许多文化史上的历史事件必须重新认识,在文献学上还可以澄清数百年来真伪不辨的疑案。明清以来考据之风盛行,许多学者为辨伪工作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也有认识上的不足,如许多学者均认为道家文献《鸦冠子》与《文子》两书是伪书。但帛书《黄帝四经》出土以后,证明这两部书中很多文辞章句是引用帛书《黄帝四经》的,从而证明了它是先秦古籍,而不是秦汉以后的伪作。由此可见,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有利于古籍的整理和辨伪证真的工作。帛书《黄帝四经》与《老子》均属于齐楚文化。因此,尤其对于楚园的文字、方言、音韵、风俗、习惯提供了很多新的材料,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开辟出一条新路子。二、有关学者研究论点综述(一)成书:共有五说。即战国早中期之际说、战国中期末说、战国末年说(含秦汉之际说)、战国时期说和汉初说。战国早中期之际说为大多数人所赞同。持战国中期左右(约公元前401年)者有唐兰、龙晦、余明光、郑杰文、张增田等先生。赵吉惠先生认为帛书《黄帝四经》应为战国中期以前的作品。在唐兰先生考证的基础上,余明光先生又补充了五点。其中,比较有力的是指出申不害、慎到之书中有征引帛书《黄帝四经》之处,与司马迁关于慎到学黄老并发明其义、申子之学本于黄老等说法可以相印证。裘锡圭先生以为帛书的“著作年代跟抄写时代无疑会有一段距离,所以它们大概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与高亨先生等的意见相一致。此外,根据魏启鹏、董英哲等先生关于帛书整理者(或作者)的推定,实际上于帛书成书时间问题上又提出第五种看法,即

帛书《黄帝四经》的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d43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