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故居导游词范文.doc徐霞客故居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徐霞客故居。它座落在南畅歧村的东首,现有三进、两厢房,为明式建筑。为了纪念徐霞客,中央及省市先后两次拨款,对故居进行修复,并于1987年11月竣工,正式向社会开放。现在霞客镇由马镇周围几个镇合并为霞客镇。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徐霞客的生平。徐霞客出生于1587年,名弘祖,字振之,生活在明朝末年,自幼博览群书,不喜欢做官,立志考察名山大川,一生足迹遍及全国19个省,探历100多个石灰岩溶洞,是世界上硏究岩溶地貌学的先驱,徐霞客本人及其《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干古奇人,亘古奇书"。霞客故居于1985年8月至1987年10月政府拨款,对故居进行全面修缮,修复三进二侧,共十七间,是明式建筑,走进第一进门厅,面阔七间,进深六架,,中悬陆定一同志亲笔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屏风前面是徐霞客浮雕头像,背后是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撰写的纪念文章,二进是轿厅,设有陈列展览,展出了徐霞客的旅行线路图和他对岩溶地貌、水道地理等论述图片,柜内陈列各种岩溶标本和现代专家撰写的论文及其资料,供大家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伟业,三进是正厅,四周壁上挂展现代名人的字画,书房内展出四十多幅"徐霞客到过的地方"的风光照和世界上最早的岩溶地貌学与洞穴学的著作一《徐霞客游记》,在正厅南角的院墙内,据说是徐霞客少年时代亲手所移栽的罗汉松,,,主干需两人合抱。现在大家随我到东面的胜水桥,〃胜水〃取对这一带屡遭水患之地能胜水吉祥的意思,为纪念徐霞客而建造。走过胜水桥,我们就到了晴山堂,是徐霞客在明万历四十八年,为了庆贺母亲大病初愈而盖的堂舍,当时正是〃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这样的时日落成的堂舍,就命名为〃晴山堂〃。并表达了愿母亲〃寿比南山〃的心迹。大家请看,这些就是晴山堂石刻,共76块。明崇祯三年,徐母逝世后,霞客为纪念贤母,请人镌刻于石,并把它砌嵌在故居晴山堂内壁,故称之为〃晴山堂石刻〃。:1978年,建立了徐霞客纪念堂,它是一座淡灰色围墙,黑色屋面的房院,sts座西朝东,三面环水,一面碧野,景致幽美。石刻堂前后均是落地长,三间相连,十架进深,面积108平方米,。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是一位思想解放的家庭妇女。她理解并支持丈夫和儿子放弃科举、外出周游的壮举,在家纺纱织布,主动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明末江南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徐家已有好几架纺纱织布机。徐霞客二十二岁出游时,徐母制作远游冠送儿子上路。八十高龄还陪儿子去荆溪、句容游历。徐霞客的成就,很
徐霞客故居导游词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