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乐不等同于当今我们所讲的音乐,而是集文学、音乐、舞蹈、道德、政治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教育科目。德勒以书信体形式写成了《美育书简》(全称为《关于人的审美教育的书信》),它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美育的性质、功能和意义,是最早全面提出美育理论的著作。蔡元培的《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和《以美育代宗教说》。美育不同于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学的学科特点?①人文性。人文性是指美育学的价值追求,它始终围绕人这个中心,始终贯穿着对人的成长和培养的关切,体现出以人性完善为内在目的精神态度。②应用性。美育学的应用性是指学科对美育的实际操作提供原则性的指导。③边缘性美育学不是一门边界分明的独立学科,而是一个多学科探讨的领域,涉及教育学、没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美育学的学科基础?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美育学的哲学基础②作为生存范畴的审美价值论是美育学的美学基础③素质教育思想是美育学的教育学基础。素质教育思想与美育学的关系?①两者相互关联,互为基础不可分割②素质教育思想是适应我国全面开展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历史性任务而提出的③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性与全面性素质作为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④我们对美育的认识和理解首先要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重视美育、实施美育是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孔子审美化生存的境界有哪些?①是从艺术欣赏中得之②是从自然,游历中得之③是从日常生活中得之。审美教育思想有哪些?①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重个体的兴趣爱好②孔子要求把道德内化为个体的自发要求,使人从内心深处向往仁义,自发地实践伦理原则,并以此为乐,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乐”又不仅仅对社会而言,它同时也具有个体生存的意义。③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艺术在人生中的基础与贯穿作用。④孔子还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强调善美结合。美育的本来含义是感性、情感的教育。美育与感性:①作为感性教育,美育既是对人的感性方面进行教育,是理性教育不可缺少的补充②它又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段来对人进行教育,始终保持着感性的生动性和直接性,③更为重要的是,美育是一种通过解放和提升人的感性来塑造健康人格,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为什么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①我们把趣味看做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势,它以喜爱和不喜爱的情感评价形式,决定对事物的取舍。②所谓趣味教育就是指对人的趣味所作的引导工作,即将人的趣味从低级引向高级③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同时也就是一种趣味教育。具有引导,修养提升的现实意义。健康人格及其特点?①人格主要是指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②健康人格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具有协调能力,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自我有机体,③特点:整体性、协调性、创造性、情感性。健康人格:它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协调、相统一的完整人格。美育概念:它既是感性教育,是趣味教育,又是人格教育,旨在通过它提高修养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美育与德育的关系?①由于美育包含审美理想和人生态度的教育,培养个体关于审美价值的自觉意识。②在人的理想教育和人生观的形成方面,它与德育有着相同的价值内涵③美育过程所内涵的道德修养和理想教育的功能,对新的历史时期的德育实施来说,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和特殊的促进作用。美育与个体
美育学概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