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摘要:1911年10月10日在那个战火纷飞、动乱不堪的年代,武昌首发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革命党的革命浪潮瞬息之间已成燎原之势,中国大地南北对峙,局势混乱无以复加,然而作为清廷重臣的袁世凯却能成功“窃国”,轻易“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并于1912年3月10日于北京太和殿上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一切看似让人匪夷所思的历史事件,其实是袁世凯凭借一系列的优势斡旋于清政府、南京政府欧美列强之间,它也究竟是有着历史的必然性的。关键词:袁世凯就任总统原因研究综述袁世凯是中国近代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于清季投身行伍,襄赞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自道员、督抚累升,至入值军机,甚至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清末头号权臣。袁世凯艺权均通,有任事之才、治军之能,实为清朝一务实干练的能臣,自小站练兵至接掌北洋,还有他建新学的学校,废除科举,裁撤旧军改编警察,令中国军警分离。袁世凯对中国的军事和工业化,有着很大的贡献。民国成立,袁氏当选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堪称主导中国由封建帝制向民主共和成功转型的第一功臣,后于1916年改元洪宪,称帝建国,他的一生起起伏伏、荣辱并存,他的一生也每时每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和近代化进程。另外,袁世凯同样也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史学界对他的评价渐趋活跃,争论的问题亦是涉及方方面面。近些年来,涉及袁世凯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辛亥革命时期,尤其是在他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的层面,总体看来,成就十分显著。故而,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写一篇研究综述,对主要成果进行梳理,方便以后学习。1911年10月10日在那个战火纷飞、动乱不堪的年代,武昌首发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革命党的革命浪潮瞬息之间已成燎原之势,中国大地南北对峙,局势混乱无以复加,然而作为清廷重臣的袁世凯却能成功“窃国”,轻易“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并于1912年3月10日于北京太和殿上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一切看似让人匪夷所思的历史事件,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必然性呢?亦或者说袁世凯是凭借怎样的优势斡旋于清政府、南京政府、欧美列强之间的呢?史学界大概有以下几种看法:小站练兵、班底强硬相传在清末时期,世界各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上,无一例外的都会标注着“小站”这样一个小镇子,这个唯一被标注的中国小镇,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够获此殊荣呢,原来是袁世凯自1895年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并以此起家,成为他的最大政治资本,在此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袁世凯的人生和这个小镇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个方圆52平方公里的地界里,袁世凯奠定了他一生的事业基础,自此以后,袁世凯声名鹊起,扶摇直上。后来也因为只一批新军,他渐为清廷所倚重。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北洋新军),成为清末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系军阀亦多源自清末新军。当时在小站练兵时先后出现了5位总统、9位总理、30位督军。张华腾在《北洋集团崛起研究》中说:他在国内的真正的发展,还是从甲午战争小站练兵开始,他恐怕以后一辈子就是依靠军队,然后进到政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1]早期参军的绝大多数农民不识字,袁世凯组织编写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歌谣,通过背诵,使士兵能够将基本军事要领、军械使用技术和军营纪律牢记于心,在中国军事史上,这是袁世凯的一项创举,也是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的最早尝试。就是我们现在唱的
袁世凯_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