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时了了”:《世说新语》中的儿童形象.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时了了’’:《世说新语》中的儿童形象赵建成(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o080)摘要:<世说新语》中塑造了一些十分出色的儿童形象。在世家大族的文化背景下,这些儿童展示出异于其他时代儿童的风采。本文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与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世说新语》中的儿童形象及其内涵。关键词:<世说新语》;儿童形象;内涵’中圈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4—8499(2008}01-0056-03<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这里的“人”,不是泛指,而是特指魏晋时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或者说名士。鲁迅先生说:“<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士底教科书。”就整个社会来说,这是一个狭窄的世界。但就作品本身来看。它又是一个规模宏大、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为我们刻画了上流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中间,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人物,即世族女性和儿童。他们不是全书的主角,但却异常活跃,为<世说新语'的人物世界增添了两道炫目的风景。这里我们谈谈其中的儿童形象。智慧《世说新语》中的儿童大多聪颖机警,思维敏捷。富于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日:“君与仆有何亲?”对日:“。”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踉黯。(‘言语>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方正>1)粱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言-~)43)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日:“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日:“正使君辈从此出入。”(‘排调>30)庾园客诣孙监,值行,见齐庄在外,尚幼,而有神意。庾试之日:“孙安国何在?”即答日:“庾稚恭家。”庾大笑日:“诸孙大盛,有儿如此。”叉答日:“未若诸庾之翼翼。”还语人日:“我故胜,得重唤奴父名。”(‘排调>33)成人开孩子的玩笑。这一直是很常见的现象。儿童的身心发育远逊于成人。所以在这种对抗中往往是处于劣势的。而上面的几个孩子却都反应迅速,在对抗中占据胜场,甚至让大人们很难堪。孑L文举(融)能够从孔子和老子的关系出发,来论证他和李元礼(膺)的世代通好之谊,显示了不凡的智慧。随后又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令陈韪无地自容。年仅七岁的陈元方十分准确地抓到了父亲朋友的错误(“无信”、“无礼”),。杨氏子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令人叫绝。而张吴兴(玄之)借先达的戏语顺势击。反而使先达陷于被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特重家讳,称人父祖的名、字是很不尊重的行为。孙齐庄(放)父名盛,

“小时了了”:《世说新语》中的儿童形象.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