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的'隔夜酒',为何仍被测出'酒驾'.doc喝的'隔夜酒',为何仍被测出'酒驾'日期:2019年11月27日喝的“隔夜酒”,为何仍被测出“酒驾”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和2010年4月1日以后交警部门对酒后驾车严查严处力度的加大,喝的“隔夜酒”,第二天被查出是“酒驾”的案例屡见不鲜。为此,许多驾驶人非常困惑,饮酒后几个小时驾车才算是安全?为何中午喝的酒,晚上仍被测出“酒驾”?这隔夜喝的酒,怎么到了第二天中午还有可能成为“酒司机”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找专家、问医生、查资料,将其原因整理如下,以期劝导那些嗜酒的司机师傅们“远离酒驾,平安出行”。据日照交警东港大队办案民警介绍,很多人对“酒驾”的认识并不准确,自以为中午喝的酒,到了晚上头脑已经清醒,便驾车无妨了。尤其是隔夜喝的酒,到了第二天上午,更会自信体内酒精含量不会超标。事实上,判断“酒驾”不是以酒歇时间长短和驾车时个人意识状态为标准,而是有硬性的数字指标,即血液中的酒精(乙醇)含量在20毫克/100毫升——80毫克/100毫升时,为“饮酒后驾驶”标准,而血液中的酒精(乙醇)含量在80毫克/100毫升以上时,就是“醉酒驾驶”标准了。至于为什么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喝了同样多的酒,在过后的同一时间内检测结果却不同呢?根据医生介绍和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摄入体内的酒精(乙醇)除极少量经呼吸和尿排泄外,95%以上在体内分解代谢,而肝脏是酒精代谢的重要器官,它必须负责分解90%的酒精。按照专业的说法,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脱氢后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但乙醇的氧化,并不受血液中酒精浓度高低的影响,也不按机体的需要进行,它只按其固定的规律进行,即肝脏以每
喝的'隔夜酒',为何仍被测出'酒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