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年出生于广东省罗定县,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
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广东省中医院
妇科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与教学工作。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二系妇科教
研室副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序
中医妇科源远流长,在防治妇女疾病、保护妇女健康上蕴藏着丰富的经
验,对妇科疾病疗效显著,为广大妇女所信赖。同时,科学的进步为医学科
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领域,西医妇科近多年来也增加了大量新的内容。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一书,把妇科常见病分为月经病、带下
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五大类,重点论述每一病症的中医疗法,并
附以典型病例,同时介绍临床上行之有效且较新的西医疗法,将中西医疗法
融汇贯通。本书简明易懂,实用可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信会受到广
大读者,尤其是广大妇科工作者的欢迎。
黄健玲医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二系中医妇科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
中医院妇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她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 多年来从事中
西医妇科临床与教学,努力耕耘,医术精湛,年轻有为,是中医妇科的后继
人才。
今《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一书的出版,我深感欣慰,并欣然为
之作序。希望作者今后不断努力,创造新的成果,为振兴中医事业作出更大
的贡献。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二系妇科教研室主任、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司徒仪
妇科常见病
黄健玲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总论
第一章中医妇科学基础
第一节女性的生理特点
一、女性特有的器官及其功能
中医学重视人体内形于外的动态观察,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虽然缺乏
对人体解剖的详细记载,但并非无人体解剖实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
中便有解剖的记载,如《灵枢·经水》篇曰: “若夫八尺之上,皮肉在此,
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
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古人经过尸体解剖,
观察了内脏的情况。在解剖实践中,了解到女性与男性主要的不同为生殖器
官,女子下腹腔有一“女子胞”,附属于女子胞的有“胞脉”和“胞络”。
此外,男女的内外生殖器和乳房等也有不同。兹将女性特有的器官及其功能
分述于下:
子宫即女子胞。又名胞宫、胞脏、子脏、子处、子户、血脏、血室,或
简称脏或胞等。子宫位于直肠之前,膀胱之后,上平交骨下沿,下连阴道,
其形状如倒置之梨形,上端稍宽而游离,微向前倾,下端较窄,呈圆柱状,
子宫内呈一腔道,腔内呈上宽下窄之三角形。子宫的主要功能是行月经和孕
育胎儿。但须在肾气全盛,天癸泌至,冲任通盛的生理条件下才能行其功能。
受孕的子宫不再行经,随胎儿的生长,子宫亦相应增大。产时子宫有规律地
收缩与伸张,以使产门开大而分娩。产后经生理调整,约在产后余天子宫
缩复如孕前,行经的功能亦随之恢复。古人认为子宫形体似腑,而功能似脏,
故称为“奇恒之腑”。
胞脉指分布于子宫的胞脉,包括子宫的血管与内膜而言,是构成子宫整
体的一种组织。《素问·评热病论》曰: “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
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上述《素
问》所言的月事不来,是受脏腑气血影响到子宫的一种病变。
胞络指络属于子宫的组织,包括维系子宫的韧带等。《素问·奇病论》
曰:“胞络者,系于肾。”中医所言之肾,除泌尿系统外,主要是综合指生
殖器官及其生理功能。女子重要的生殖器为胞宫,而连系于胞宫的组织称为
胞络。胞脉胞络的功能主要是协调子宫完成其出纳精气、行使月经、孕育胎
儿的功能,并维系子宫与他脏他经的联系。
胞中概指胞宫所在的位置,即盆腔部。
子门、胞门、玉门均为子宫颈口之名。
阴道、产道、地道均为阴道之称。
子肠概指子宫及阴道前后壁。
阴门、产门均指阴道口。
阴户指女性外阴。
阴器概指男女之外生殖器官。
毛际指外阴生长阴毛之阴阜部位。
交骨指耻骨联合。
乳房主要指女性发育之乳房。
二、脏腑、气血、经络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
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活动,男女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女性在解剖
上有不同于男子的特有器官,在生理上又有月经、带下、妊娠、分娩、哺乳
等不同于男子的特点,因而女性的脏腑、气血、经络就具有不同于男子的特
殊作用。
(一)脏腑在女性生理中的作用
脏腑在女性生理中的主要作用是生精、化气、生血,为促进发育、泌至
天癸、产生月经、濡润阴窍、种子育胎、临盆分娩
【课外读物类】妇科常见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