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主旨的提炼方法
一、确定好主旨句
在正确把握了领导同志意图开始草拟公文的时候,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好该篇公文的主旨句,并把它用简约宜读的语言在标题中表述出来。然后根据主旨句的需要,在已有的材料中,提炼出切合题意的基本观点,以及围绕这个基本观点而行文的各个分观点。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其主旨的提炼就十分典型。全文有12个部分,即12个分旨,但都是依据主旨句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围绕着全文的总观点为了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健全党的民主生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组织和纪律,提高党的战斗力展开的。如第一部分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开始就提出这部分内容的论点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显然,这个论点,既是全文总论点的延伸和展开,又与主旨句的意旨十分贴切,在表述用语上亦前后一致。这样来提炼主旨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公文写作中效法。
二、着眼于全局
提炼公文主旨要着眼于全局,使具体的政策规定和理论观点,与党在一个耐期的总路线、总目标、总政策吻合起来。因为撰写一份公文,制定某项具体政策,发表某种具体策见, 对于全局来说,它总是一个局部,只有把它置于全局中加以衡量,使之与全局吻合起来,才能避免具体政策及其策见思想的偏颇,具体政策及其策见思想才不至与总政策、总目标发生抵触。例如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反左、纠左,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大政方针之后,如果某单位在制定某项具体政策时,还在强调两个凡是, 显然,这篇公文的主旨是与党和国家的总政策相抵触的,因此就是错误的。为了更好地从全局着眼,提炼好具体公文的主旨,要认真学习以至十分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经常从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揣摩、体会其决策的战略意向,体察政策调整方向的脉络。这样,在拟写某项具体公文时,所阐述的具体观点,就可以在全局中与总策见恰当地吻合起来。如果胸中无全局,夸大了具体策见的作用,就会冲击全局性的策见及中心工作;而具体的策见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不能发挥具体政策服务于全局性工作的作用。如果胸中无全局,具体策见应该发布在前而未发布在前,就会贻误时机;具体策见应该发布于后,而抢在前面发布,就会打乱中心工作的步骤,造成全局性工作的被动。如果胸中无全局,不考虑具体策见与全局中其他部门策见的关系,应该联署发布的却单独发布,就会造成政出多门,影响党的总政策的实施;而过分强调具体工作策见从属于其他政策,也难以开创新局面,有损于全局工作。所以,公文写作在提炼主旨时,一定要将具体策见放在大局中去衡量,使具体公文的策见与党的总政策一致起来。
三、要采用向前看的分析方法
提炼公文主旨要采用向前看的分析方法,使之具有超前性、发展性。制定政策的目的, 是指挥和实施办理国家的公务,其策见如果没有预见性、超前性、发展性,是处理不好国家事务的。政策具有调整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作用,但这种调整,是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是让政策成为束缚人们行为的框框。这是我们提炼
公文主旨的提炼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