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与指南共识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谭小进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有症状患者约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我国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风心病、:泵衰竭(59%)、心律失常(13%)、猝死(13)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心肌损伤(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心肌收缩力↓ ↓神经内分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SN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最基本机制:,心肌细胞收缩力降低,寿命缩短。,心肌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或降解增加。临床可见:心肌肌重增加,心室容量增加→心室形状改变→慢性心力衰竭。交感活性亢进是心衰发生的重要机制初始心肌损伤↓SNS↑RAAS激活,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激活↓→早期维持循环及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对心功能起一定代偿作用长期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心功能失代偿,导致心衰发生恶性循环治疗心衰的关键阻断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阻断心肌重构。CHF的评估:一、心超:左室扩大,LVEF≤40%核素心室造影剂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准确测量左室容量,LVEF及室壁运动。X线、心电图二、液体潴留:,肝颈回流征阳性。肺部啰音,肝脏肿大,浆膜腔积液。,显性水肿,体重增加>10%。三、六分钟步行试验,安全、简易、易行。评定运动耐量,心功能,疗效及预后。方法:①平直走廊,能满足患者往返行走;②尽可能快步行走,测定6分钟内,步行距离。评估:<150米重度心衰150—450米中度心衰>450米轻度心衰四、NT-pro-BNP(ng/L)(pg/ml)<50岁50—75岁>75岁≥450ng/L≥900ng/L≥1800ng/L用于鉴别诊断2.<400ng/L排除心衰400—2000心衰不确定>①>5000ng/L短期死亡较高呈正比②NT-pro-BNP治疗中下降幅度<30%说明心衰控制不佳增加说明无效甚至死亡率很高
慢性心衰与指南共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