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高考要求学生对遗传系谱图应达到综合分析水平。遗传系谱题多涉及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如①判别遗传类型;②写出指定个体的基因型;③计算患病概率。而教材中有关内容介绍又很少,因而准确分析遗传系谱即成为一个难点。这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解决此类问题的简易方法。关键词:遗传系谱遗传类型交叉遗传粗判显隐性根据遗传病的发病特点,先粗略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①隐性遗传病往往患病率较低(约1/3或以下);②显性遗传病的患病率则较高(约1/2或以上)。据图可一眼看穿。细判遗传型根据粗判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按照以下的“口决”即可速判遗传类型。、常染色体遗传口决:“低隐无生有为常,高显有生无交叉。”说明:①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一般患病率较低,且表现为“无生有”即双亲均无病,却生出有病的子代。②显性遗传病则一般患病率较高,且表现为“有生无”即双亲均病,却生了出有无病的子代。③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无交叉遗传的特性。例1:图1示某家庭半乳糖血症系谱。试分析:解:第一步,粗判显隐性。根据I1-2、II1-2中仅II1病,可知患病率较低(1/4),则致病基因为隐性。第二步,细判遗传型。根据I1、I2均无病,却生出II1有病,符合“低隐无生有”。此病无交叉遗传(交叉遗传请见后详述),所以确定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例2:图2为某家庭视神经萎缩系谱。试分析:解:第一步,粗判显隐性。根据I2、II3、III6-8均病,可知患病率较高(约1/2),则致病基因为显性。第二步,细判遗传型。根据II3、II4均有病,却生出III5无病,符合“高显有生无”。此病无交叉遗传,所以确定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遗传口决:“低隐男多可作伴,高显女多有交叉。”说明:①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一般患病率较低,且表现为“男多”,即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显性遗传病则一般患病率较高,且表现为“女多”,即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③伴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一般有明显交叉遗传的特性。例3:图3示某家庭遗传病史的系谱,试分析:解:第一步,粗判显隐性。根据该系谱中患病情况(5/18),可知患病率较低,则致病基因为隐性。第二步,细判遗传型。根据患者性别比例:男性(5例)多于女性(1例),符合“低隐男多”。此病有明显交叉遗传,所以确定是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例4:图4为某遗传系谱图,试分析:解:第一步,粗判显隐性。根据该系谱中患病情况(16/32),可知患病率较高,则致病基因为显性。第二步,细判遗传型。根据患者性别比例:女性(11例)多于男性(5例),符合“高显女多”。此病有明显交叉遗传,所以确定是伴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上述两种遗传类型的判别提到“交叉遗传”。实际应用中有的系谱看似有“交叉”,其实却无“交叉”。那什么是“交叉遗传”呢?交叉遗传口决:“(显)父女子母(隐)。”说明:①口决顺读:显性交叉遗传表现为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②口决逆读:隐性交叉遗传表现为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例5:图5为一遗传系谱,试分析:解:第一步,粗判显隐性。根据该系谱中患病情况(9/14),可知患病率较高,则致病基因为显性。第二步,细判遗传型。①根据II3、II4均有病,却生出III6无闰病,符合“高显有生无”。②根据患者比例:女性(6例)多于男性(4例),又符合“高显女多”。那么,这是
遗传系谱轻松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