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MB扬力数控折弯机系统操作手册目录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2、MB系列数控折弯机控制轴控制轴的定义控制轴的位置和特性数控折弯机模具选择下模选择折弯力数控折弯机折弯力常见折弯力速查表上模选择上、下模的安装数控操作系统开关机以及环境操作概览和一般介绍操作面板简介编程方式帮助文本图形编程数据编程/数据编辑参数说明产品选择模具及机床外形的编程机床上下部外形程序与模具备份单独的模具存入/调出操作数控折弯机的维护上、下模具的选择,更换及注意事项上、下模的安装注意事项及安装方法同步带的涨紧调整后档料的精度调整X轴参考点的调整X轴与下模平行的调整方法Y轴参考点的调整CROWNa(扰度补偿)调整X轴抖动的调整X轴移动不到位的调整机床正常状态下滑块下滑同步伺服阀的调整滤芯的更换方法补偿油缸的更换方法液压油更换机床不能运转脚踏开关踩下,滑块不移动滑块移动不稳定机器工作时,后挡料部件有异响中部和两端的折弯角度不同两端的折弯角度相互不一样折弯角度与设定角度有差异数控折弯机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MB8系列数控折弯机是上动式的数控液压折弯机,集数控技术、伺服与液压技术于一体。通过控制阀的动作来驱动左右油缸伸长与返回,这过程中带动机器的上横梁(滑块)上升与下降,上横梁的同步动作是结合了光栅尺讯号的反馈及比例阀发出的流量,通过荷兰Delem数控系统完成。数控系统备有显示屏幕,可以人机对话,模拟折弯工序,C控制左、右油缸的两个阀的开口,如果需要,油缸内的流量可由伺服阀再分配,使上横梁垂直方向直线移动,移动量是由新测得的脉冲数来确定的。C控制器的信号通过伺服阀变成液压信号来控制阀的动作,在液压系统中每个油缸都有自己的独立的控制回路,伺服阀以及填充阀。2、MB系列数控折弯机控制轴1、C所控制的轴定义如下:Y1—滑块左端油缸;Y2—滑块右端油缸;W—下横梁凸形补偿油缸(即挠度补偿系统);X、X1、X2—后挡料前、后移动;R、R1、R2—后挡料上、下移动;Z、Z1、Z2—后挡料左、右移动;注:滑块位置可由绝对值方程或角度大小编程;后挡料控制轴2、控制轴的位置和特性轴零点位置实际数值Y1滑块左边(上或下)工作台表面工作台表面到滑块模具(上模)的距离Y2滑块右边(上或下)工作台表面工作台表面到滑块模具(上模)的距离X、X1、X2后挡料〔前后〕下模中心下模中心到后挡料的最大距离R、R1、R2后挡料(上下)下模表面后挡料最低点至后挡料最高点的距离Z1后挡料左边〔左到右〕机身左侧机身最左侧至左后挡料头中心的距离Z2后挡料右边(右到左)机身右侧机身最右侧至左后挡料头中心的距离MB8系列折弯机各控制轴的位置见下表注:1、C手册编制;2、表中所指的“左”和“右”是指人对机床,从机床的前面而言。后挡料标准配置是:数控系统控制,伺服电机驱动X轴前后移动,Z轴、R轴手动调节。后挡料采用进口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杠来传动和支承,传动精度为±,工作定位精度为±。根据用户要求,机器的后挡料的定位也可单独控制,此系列机器适用于折弯批量大,精度高的工序上。后挡料是靠直线导轨和滚珠丝杠来支承的,它由一个从机身一侧到另一侧的梁和导轨式移动式后挡料机构组成,后挡料的导轨安装在机身两侧,后面有自由移动的工作空间,C控制,后挡料是靠伺服电机驱动。数控折弯机模具选择1、下模选择下模示意图V型下模V的宽度必须根材料的厚度S确定来确定一般公式为:S<3mmV=(6~8)×S、S>3mmV=(8~12)×SF0:当材料抗拉强度为450N/mm2时,每米所需折弯力(kN/m);S:板材厚度(mm);B:最小的折弯宽度(mm);V:下模开口的宽度(mm);R:折弯半经(mm);2、折弯力机床表内所给出的折弯力为:材料抗拉强度=45kg/mm2(450N/mm2)时,下模开口、板材厚度确定的条件下,每米所需折弯力(T/m)。当材料不同时,材料抗拉强度为σkg/mm2时,每米所需折弯力(T/m)可由下列公式计算。F1=F0·σ/450(T/m);3、数控折弯机折弯力常见折弯力速查表:4、上模选择上模在快夹中的安装:松开锁紧手柄,装入上模,调整上模,旋动调节螺钉,让上模安装面与支承体面紧密贴合,最后压下锁紧手柄锁紧上模。松开锁紧手柄,按下压板的上部,可取出上模。5、上、下模的安装
扬力数控折弯机数控操作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