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鄱阳县鄱阳湖区域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1目录序言论湖 1论述1——江西旅游发展瓶颈与腾飞剖析 1论述2——鄱阳湖困境与崛起判读 3第一章鄱阳县珠湖旅游发展战略思考 6一、再论鄱阳——解读中国湖城 6二、他山之石——借鉴名湖经验 6三、组合亮剑——高效运营模式 9第二章规划区域范围勘定 11一、规划区勘定原则 11二、规划区范围勘定 11第三章发展战略定位 12一、规划的主要依据 12二、相关思考 13三、战略发展定位 14第四章功能分区概念性规划 18一、总体布局 18二、功能分区规划 18第五章重点项目概念性规划 26一、龙头项目 26二、重点项目 35第六章交通轴线规划纲要 42一、对外交通规划 42二、内部交通规划 42第七章土地利用概念性规划 45一、规划原则 45二、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 45第八章区域联动体系化规划 51一、区域联动背景研究 51二、区域联动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51三、鄱阳区域联动构建——鄱阳湖对接东部沿海的第一站 53第九章一城三区组合发展规划 56一、一城三区的概念解读 56二、景区在一城三区组合发展战略规划 56三、一城三区的旅游空间组合规划 58第十章旅游村镇概念性规划 61一、规划原则 61二、乡镇旅游规划 61三、村庄建设旅游规划 62第十一章景观风貌概念性规划 64一、景观规划纲要 64二、绿化规划纲要 65第十二章市场营销概念性设想 67一、旅游形象目标确定 67二、营销理念创新 68三、市场开拓与推广 69四、专题旅游产品营销战略 72第十三章环境保护规划 77一、环境保护目标 77二、珠湖区域生态保护级别划分 77三、专项环境保护规划 78、序言论湖论述1——江西旅游发展瓶颈与腾飞剖析1、江西旅游发展的现状解析——旅游时代的停滞不前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具有许多天造地设惟妙惟肖的绝境。境内群山环耸、江湖纵横,山水景观美仑美奂,加上几千年来文人墨客、高僧道人纷至沓来,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众多的山水人文绝景。其中尤以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和鄱阳湖四山一湖为最,四山一湖作为江西旅游发展的最具影响力的资源本底,既相互呼应又别具风格。从旅游产品来看,江西省目前共有国家AAAAA级旅游区(点)2家,分别为:庐山风景旅游区、井冈山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17家,包括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滕王阁、三清山风景区等;另外还有国家3A级旅游区(点)5家,国家2A级旅游区(点)17家,国家A级旅游区(点)1家。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庐山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秀丽的自然风光完美结合而著称;井冈山风景区之绝在于遍地的红军胜迹与群峦、奇峰、幽谷、飞瀑等壮丽风景完美统一,红花与绿叶交相辉映。龙虎山风景区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完美的融合于自然景观之中,绚丽的碧水丹山与罕见的春秋战国崖墓合而为一,被称为中国道教文化的脊梁;三清山风景区东险西奇、北秀南奇,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俊俏、横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惟妙惟肖的奇峰怪石地合天成。江西省已经逐步形成以庐山为龙头,井冈山为重点,龙虎山、三清山、婺源为精品的梯队型产品体系。从旅游产业来讲,江西旅游发展不温不火,旅游突破性发展无法实现,在整个中国旅游业大格局中处于相对弱势,无论从游客量还是旅游经济收入来看,与周边其他省市特别是沿海省市都还无法抗衡。分析其究,主要存在以下原因:首先,旅游产品体系结构单一,旅游产品的组合功能不强,主要还是以名山观光、文化体验为主要旅游谱系;其次,做为“四山一湖”的高品质旅游资源,鄱阳湖的旅游开发仍然处于休眠状态,其蕴藏的巨大旅游扩张能力亟待挖掘;再次,整个江西省入境旅游精品及线路匮乏,接待人数较少,使得旅游经济收入处于较低的层次;第四,与周边省份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和重点旅游区域未能充分的对接和互动,区域合作实现途径较少;最后,旅游服务设施滞后,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与世界级、国家级景观还不相称,不能为旅游者提供高品位、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2、鄱阳湖的崛起势不可挡——江西旅游由“庐山时代”向“鄱阳湖时代”转变江西省为推进环鄱阳湖地区发展,使之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编制了《环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着手打造环鄱阳湖经济圈。环鄱阳湖经济圈以江西省辖区内的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环绕湖区的景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共5个地级市构成,共同形成“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格局。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鄱阳湖经济圈”战略,为鄱阳湖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从而从政策机遇、资金支持、交通保障和先进
鄱阳县鄱阳湖区域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