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血浆灭活对凝血因子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血浆灭活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 血浆经白细胞过滤后取新鲜血浆,经亚甲蓝光照处理后过滤比较其灭活前后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及白蛋白、球蛋白的变化。方法 -1umol/L亚甲蓝,置于荧光照射仪中震荡后取出。用一期分凝固法、比浊法及比色法测定其活性。结论 血浆灭活后对凝血因子活性无显著影响,蛋白回收率>80%。关键词: 血浆病毒灭活 亚甲蓝 凝血因子       血浆是血液成分中病毒危害性较高的一种制品,而目前我国临床上血浆输注量还很大,解决经输血而引起的传染病是较为紧迫的大事,除了加强筛选献血员的质量控制外,对临床用的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亚甲蓝光化学是一种单袋血浆病毒灭活方法。德国红会于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此技术,1992年开始将亚甲蓝处理的血浆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但是血浆灭活处理后血浆中蛋白质功能、凝血因子活性是否满足临床需求,是最为直接的矛盾。       1 对象与方法        血袋由山东威海高分子血细胞保养液一配方抗凝全血分离储存于PVC血袋中,制成200ml新鲜血浆,病毒灭活柜(山东中保康)ZBK-YBM-01,灭活转移袋(淄博中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CL200自动血凝仪(cauer美国),pu740分光光度计(becman美国),BH-2荧光显微镜(olympus日本),凝血因子测定试剂均购自conlter公司。        (1)新鲜血浆由中心血站采集的血液,6小时内分离的。(2)随即抽取新鲜血浆200ml15袋,穿刺入加有亚甲蓝的PVC袋内,置于荧光照射中。,取出后过滤,去除亚甲蓝。留取照射前后样品,测定血浆VIII因子活性,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纤维蛋白原(Fg),以及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血浆VIII因子活性测定采用一期法(KPTT),Fg测定采用凝固法,血浆白蛋白测定采用比色法,血浆球蛋白测定采用比浊法。       2 结果       3 讨论       在新鲜冰冻血浆所含的诸多有效成分中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对理化环境的变化相对较为敏感。IX:C及纤维蛋白原的回收率作为衡量理化处理对血浆有效成分影响的指标。本实验实经亚甲蓝+荧光处理后的血浆蛋白原,VIII:C和IX:C等凝血因子回收率为>80%,且荧光照射后血浆蛋白质回收率优于其他光源,这主要是因为血浆经不同光源照射30分钟后,其血袋表面温度提高,影响蛋白质的功能。而其中经荧光照射后其表面温度为40±2℃,其它光源为60±2℃。这说明亚甲蓝化学处理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及其它凝血因子会有少量损失,但并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国外报导多用660nm红光作为亚甲蓝血浆的照射光源,笔者证实用荧光作为照射源,其病毒灭活的效果和对凝血因子的影响与红光无显著差异。实验所用PVC储血袋是目前我国使用最普遍的输血容

论血浆灭活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