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启冬,男,1955年12月出生,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尤启冬教授1982年毕业于原南京药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于1985年和1989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至中国药科大学工作,被聘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药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4年赴英国Strathclyde大学药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底回国后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先后担任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药学院副院长、药学院院长等职。尤启冬教授是第九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专家,国家及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江苏省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此外还担任《药学进展》杂志副主编,《药学学报》、《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等13本杂志的常务编委、编委等职务。尤启冬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涵盖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物、抗菌药物、手性药物等,近年来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973”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技攻关等纵向研究项目20余项。尤启冬教授近年来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34项,授权专利19项,主编或参编《手性药物》等著作30余本。尤启冬教授在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工作期间,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教育部和江苏省国家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多项,于1994年获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1999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2004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RF中国奖鼓励奖,2006年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尤启冬教授非常重视学科团队和实验室建设,担任了江苏省新药研究与开发“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负责人,江苏省2006年度“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省“肿瘤发生与干预”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和江苏省“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江苏省新药创制与产业化技术服务示范平台负责人,“药物化学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目前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微管动力蛋白Eg5抑制剂的全新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624)课题负责人心肌延迟整流钾通道的生物信息学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研究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课题号:2007AA02Z307)课题负责人调控肿瘤干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及化学小分子探针的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713038)课题负责人抗肿瘤及糖尿病等药物研究与开发技术体系建设“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9401-001)子课题负责人针对重大疾病的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1-003)课题负责人南京市童家巷24号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邮编:210009电话&传真:86-25-83271351E-mail:youqidong@李志裕教授博士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1991年获得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在UniversitydellaCarabulia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硕士毕业后于中国药科大学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全合成、半合成、药物合成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具有多年的科研实践经验,具备独立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能力。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加重大医药专项两项及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主持完成了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项目1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15项,近两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SCI、及核心期刊上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申请专利十六项,其中六项获得授权。主编教材两部。获得江苏省科学进步奖三次,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及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联系方式zhiyuli@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姓名:李玉艳专业学科:药物化学导师简介:李玉艳,1972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获制药工程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获得药物化学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获得药物化学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1-6月,赴英国UniversityofManc
中国药科大学导师风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