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黛西米勒阅读笔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上这段话是我从资料上翻出来的,其实亨利詹姆斯的小说我一本也没有读过,而这部电影也是被压了好几年以后才翻出来看的。我向来有将好电影压箱底的“恶习”,今天再次重演。起初买来时看了个片头,似乎很闷的样子,于是放回了碟包里面。现在看来,第一印象大错特错了。电影是导演彼得·博格达诺维奇与演员斯碧尔·谢波德热恋时代的产物,诚如彼得在DVD花絮中描述的那样,热恋时期的导演与演员合作,其评论会很复杂。有人觉得它深得亨利詹姆斯小说精神——“詹姆斯原著中一切激动人心的上闪光点都能在影片中有迹可循”,而批评的人则认为它失掉了原著中对黛丝浅薄的讽刺。对照第一段我摘录的网络评论,似乎电影的确如一般人评论的那样:黛丝表现了了美国人的天真、单纯、自由的一面,而对她的浅薄确是点到为止,比如她一开口就是滔滔不绝的讲话,令人无法插嘴,比如她在歌手演唱时拍手,但是她总有自己的理由,总是在观众对她厌烦时打住。不知道原著是否真是这样,如果是,那么黛丝其实是个很有光彩的女孩,如果不是,那么就是身为美国人的编导美化这个美它的诞生时间,那不像是70年代出品的电影。70年代的电影总给我一种撕裂感,有强烈的对比冲突和冷峻的线条美。而它,《黛丝米勒》,它确是优美的,书卷气的,它的背景是19世纪末安静的瑞士和古典的罗马。这种安静和古典,是黛丝不间断的美式英语都不会妨碍的,即便是欧美文化思想的冲突也只是在这片安静和古典中波浪不惊的插曲。关于电影的古典主义化,有两个片段印象很深:第一是黛丝之死,从黛丝离开竞技场以后,她的人就再没有出现过,因为人们真的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姑娘发烧至死,当男主角腓特烈拿着一捧绚烂的鲜花去饭店,希望可以看到康复的黛丝时,镜头只是停留在门外,我们的耳中听到的是欢快的意大利民谣,而隔着门幔我们看到走了几格楼梯的腓特烈与饭店大堂的肢体语言,然后是腓特烈黯然的推开门出去,一切都让观众自己遐想;第二个是影片最后,腓特烈独自一人站在黛丝的墓地旁,他转过身,面对镜头,镜头离他越来越远,画面变成了一片白色,幻化成黛丝的第一次出场,白裙、白帽、白阳伞,似乎她从未离开过。真的如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所说,它诞生的太早了些,如果这部电影诞生在80年代或者90年代,它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无人问津”了。当然“如果”也仅仅只是“如果”,要知道4年后,彼得与斯碧尔分了手,而男主演巴瑞·布莱恩自杀了,纵观彼得后期的电影,我再没有找到如此古典文学化的影片。,一条是明线,即黛西与欧洲社会格格不入;另一条是暗线,即黛西与温特伯恩若即若离、恍惚迷离的爱慕之情。有洞察力的温特伯恩第一次见到黛西,就被她那惊人的、毫无瑕疵的美貌深深打动了,以后...温特伯恩在与黛西的进一步交往过程中不断因文化差异而陷入困惑,黛西的魅力在表面上对他是异性之间的吸引,但黛西的清新纯真也唤醒了他沉蛰已久的对自由、狂野和粗犷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的向往,所以他还挣扎着试图从美国文化的角度去解..黛西只想让别人知道她是清白的,她是想告诉人们男女是可以有天真的交往的,她希望别人尊重她的行为方式,包括温特伯恩,以至临终不忘嘱托母亲转告温特伯恩她没有订婚,并不是向男主人公表示爱情为目的。可是,真的好难,这个阴暗隐秘的人世间的暗区,人们用阴暗来猜测阴暗,不相信有不为人知的高尚,只相信有不为人知的丑陋,她还是没法做到她自己想要的超然,她斗

黛西米勒阅读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