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更小微粒〖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来源:学科网ZXXK]4、通过对微观粒子的了解,知道自然界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人类不断去探索、研究,感知微观世界的丰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重点难点〗1、重点: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2、难点: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教学过程〗,,分子的大小和相互间的关系怎样??有什么事实能证实你的观点呢?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观察科学家通过电子显微镜拍摄到的水分子图片,从颜色、结构、形状、体积大小等角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学生答案得到初步结论:水分子中有更小的微粒,科学家把这种微粒叫做原子。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观察生物分子,你又会有什么发现?观察富勒稀分子,对比前面的观察结果你又有什么新发现?总结得: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再来观察酒精分子,你又有什么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酒精分子中有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又有构成富勒稀分子的碳原子。)进一步谈谈为什么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请同学们思考: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单质是否完全相同呢?分析书本图7-11中的三种物质结构,结合三种物质的物理性质,能得到什么结论?得结论:微观上原子排列的顺序不一样,导致宏观上物质的性质有了很大的差异。Ⅱ.原子的内部结构(按照科学史的发展过程进行教学)(1)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吗?回顾上节内容,你有何感想呢?(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微粒和带负电的微粒组成,正电荷量与负电荷量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介绍:19世纪末,电学兴起,这提供了破坏原子的方法。在低压气体下放电,原子被分为带电的两部分。1897年,美国的汤姆生在研究该两部分电荷时,发现其一带负电(称为电子),而另一个较重的部分则带正电。这一事实说明原子不再是不可分割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2)比较典型的原子模型有: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的“枣糕”模型如图:卢瑟辐提出的原子的“行星”模型如图: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里。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_10-14m。[来源:](通过对汤姆生的学生卢瑟辐的介绍,教育学生不迷信权威,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来源:学#科#网](3)原子核内部的结构:[来源:Z,xx,]如何探究更小的微粒?——介绍粒子加速器(摩擦破坏了原子结构→获得电子;敲击坚硬核桃→粉碎核桃,敲击力度越大,核桃粉碎得越厉害。)191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加速器,使α粒子以很快的速度轰击氮原子核,α粒子就像锤子,打出了质子。1932年查德威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发现了中子,因此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奖。进而,发现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夸克的提出1964年,著名科学家盖尔曼
探索更小微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