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使的学费H君做天使4年了,业界传说他亏了上亿元。“怎么会呢?严重的误解!”H君果断地予以否决。不过他很乐意承认“起码有1000多万打水漂了。”对于H君来说,这个数目完全可以接受,从做天使的第一天,他就准备好了交学费。2009年,H君开始做天使。随后的4年里,他既认识了薛蛮子、蔡文胜等知名天使,和他们一起投了项目,又结交了王啸等青年天使。他成长的4年,是中国天使行业快速发展的4年。回看2012年之前的日子,他感叹那时钱多人傻、漫天撒网。有这种荒诞感的不止他一人。在青年天使周哲眼中,2011年一度很疯狂,他看到的那些PPT里(此处指商业计划书),估值高得可怕,一笔天使投资动辄要价千万。“2010年电商、团购发展迅速,很多企业拿了钱,这激发了很多人的投机心理。”乐博资本创始人杨宁说。然而,2012年经济寒冬,很多企业拿不到后续融资,又无法盈利,于是被迫关门,天使投资人的钱也跟着打了水漂。回归专业化“天使没有门槛儿,天使投资人有极高的门槛儿。”4年的天使经历让使H君感觉到,在中国一个纯粹的天使能够成功,是件非常幸运的事。H君做天使前,有十几年的传统行业经验。做天使后,他从深圳搬到了北京,混迹于国贸到中关村沿线。他不再与机器打交道,而是整天与社交、电商、O2O等时髦的字眼相伴。一年多前,H君还在上面那些领域试错,畅想把自己在传统产业的管理经验嫁接到新兴产业里。现在谈起互联网投资,他觉得这里很容易产生一个假象,认为互联网很容易投,因为到处都有互联网创业者,看起来门槛儿不高,又代表着新生力量,但如果不是一个互联网专家,投一个亿也可能颗粒无收。互联网出身的周哲也抱有同样想法。过去一年,周哲最大的感受就是互联网不好做,风险大、市场变化快。在他看来,天使圈里除了蔡文胜、王啸等人,真正在互联网行业有过10年以上经验的人不多,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看别人投就跟着投。他觉得天使投资人的本质应该是对行业有理解和判断,而不是一味赶时髦。“现在,天使更理性了。”H君也不再漫天撒网。过去一年,他大半时间穿梭在江浙等地的各大园区。他的热情已从互联网转向了传统产业升级,这正是其过往20年的经验所在。H君觉得凭自己的产业背景更容易看懂这些企业,他相信消费升级将会带来新的机会,尽管这些领域当下还并不时髦。回归专业化正成为天使圈的趋势。海银资本合伙人张志勇说,产业出身的投资人可以联合起来做产业链、生态链的布局。“大家可以协同,这样能增加小企业成功的概率。”从事地图服务的何巨最近加入了天使的行列,他是东莞华业龙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最近他投资了几家与地图产业有关的公司。在他看来,就算这些投资失败了,至少也会帮助其主业的发展。结盟VCH君现居北京,考虑到北京的空气及当下的投资重心,住在上海、杭州也许更合适。但H君在北京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与投资人结盟。2012年,由于国内IPO暂时关闭,海外对中概股又充满质疑,导致整个创投链条的节奏都慢了下来。为了让投资项目能找到后续投资,H君花费大量时间与VC圈、PE圈互动。在H君做天使的项目里,80%以上的再融资都是由他牵头完成的。他投资的近20家公司里,已有10多家进入A轮。“A轮退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B轮才有一点可能,没有七八年的时间,天使投资人想退出是不可能的事。”H君说。“退出”是H君与其他天使共同面对的难题。周哲也投资了20多家公司,其中3个半
新天使的学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