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曲专题————————————————————————————————作者:————————————————————————————————日期: 古诗词曲复习课标指出: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不难看出,古诗词曲的学习重点一是积累,二是鉴赏。考察一下近几年各省市中招考试题,也可以发现中考命题也正是在这两方面。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一要抓积累,二要抓鉴赏。一、古诗词曲的积累方法从平日的教学看,死记硬背诗词曲是件劳而无功的事情。因为它们篇幅短小,死记硬背,学生是很快能背诵,但又很快就忘记了。考试时,常常出现许多错别字,或对情景默写题张冠李戴,原因是学生不理解诗句含义。鉴于以上情况,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要努力使学生明白诗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巩固背诵的成果。以下方法,不失为巩固教学成果的有效方法。 1、诗词接龙:举行诗词接龙比赛,激发诵读兴趣。 2、聆听仿古的吟诵: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对学习诗词非常重要。找到《子午书简中》的名家诵读,学生聆听,接着教师吟读,目的让学生能放开吟唱,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然后各小组内学生轮流读;最后推出本组优胜者,进行吟咏式朗读展示。 一咏三叹,读出了经典诗词的韵味与情感。 3、唱诗词: 在网上搜找各诗的歌曲,让学生跟着学,或者把诗歌的内容填入现成的曲谱中,让学生歌唱。 让学生唱出来,不仅仅加深记忆,还加深理解。 4、演诗词: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安排小组,学生主要选择故事性强的诗词曲进行改编,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那真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5、领悟意境赏诗词: 在读、唱、演的基础上,学生对诗词曲的思想内容和主旨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诗词曲的语言进行品味赏析。品味的方法先一起探讨,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动笔写。不在于字数多少,关键是能有自己的品味和感悟。有了这条要求,学生就敢动笔了。6、品味书香画诗词:让学生擅长写的就写,喜欢画画的就画出来。例如:“踏花归来马蹄香”,“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因为诗人的感情往往是借助景、物来表达,景、物成了诗人感情的载体。把握了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进入诗词的意境,领会诗词的主旨,让学生任选一首诗歌,想像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题诗画、诗配画都行,但要注重画出诗词曲的意境美。二、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店表达作者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古诗词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它的语言是凝练的、形象的、音节和谐、节奏鲜明。鉴赏所含内容较多,涉及到遣词造句、语言风格、语体色彩等。古人炼字讲究简练,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凡是鉴赏之言,皆是经过精选的,有典型性的,能代表或暗示出其他许多东西。(一)诗歌内容的鉴赏要准确鉴赏诗句,必须熟悉古典诗歌在内容上的分类,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赏析常用的手法。1、咏怀诗常见风格:或含蓄深沉,或慷慨激越常用意象:香草美人,流水清风,烟云明月,花开叶落,常用典故。常见思想感情:表爱国进取,思建功立业,恨年华易逝,叹壮志未酬常用表现手法:联想象征,抑扬对比,直抒胸臆,起兴,用典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咏物诗的鉴赏要点: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咏物诗的鉴赏方法: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3、山水田园诗常见风格:冲淡宁静、平实质朴、清新洗练常用意象:田园、山水、林木、庄稼、家禽、家畜常见思想感情:不满现实,追求淡泊,安贫乐道,归隐闲适常用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即景抒情,白描,烘托,虚实结合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4、咏史怀古诗常见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常用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常见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
古诗词曲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