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集体荣誉感探析.doc大学生集体荣誉感探析大学生集体荣誉感探析摘耍:一个学习成绩较高的集体成员,很容易注意到自己所在的集体与其他集体不同。这样的集体若加之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形成拥有广泛认同感的集体荣誉感,但是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缺失现象严重,对于传统的集体观念是一个较大的冲击。 关键词:高校;集体荣誉感;方法;学生工作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60-02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徳情感。它是共产主义道德荣誉感的基础,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对中国的教育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学。而儒学讲究天、地、人的和谐,人并非独立存在于一定环境中,每个人要从全局和整体上来看待一切事物,凡事首先要想到别人,关爱他人,要摒弃私心杂念,要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角度分析,人是社会的人,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而不能离开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学生个人与集体中的其他人的接触与交往越来越多,要很好地完成一项工作,越来越注匝相互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个人具有自我价值,耍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耍充分认识自己是处于一定的集体中,耍融于集体。 然而,我国现在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上的理念和观点鱼龙混杂,充满了各种诱惑,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另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这更加助长了“我不为人人,人人应为我”的观念的滋生。 经了解发现,在大学中,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人是不同的,与一学期的同班同学没有说过话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当今大学生看来,只要出于个人意愿,完全可以不住在学校寝室中,不参与任何班级事务活动,甚至可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旷课,逃离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在高中期间,学生们大都处于高压状态,生活和学习都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和安排下完成,老师和家长都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人格、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学生缺少自我管理和集体教育。而进入大学后,思维发生巨大的变化,且相较于中学更难管理,此时急需建设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以激发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并由此更加有力的管理好整个年级。由此可见,建设集体荣誉感对于学生工作开展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呢?我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十种方式。 1以优异的成绩感召学生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从学校到学生,最为关注,最具有可比性的,仍然是学习成绩。一个学习成绩较高的集体成员,很容易注意到自己所在的集体与其他集体不同,类似的,其他方面的成绩也是一样的。这样的集体若加以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形成拥有广泛认同感的集体荣誉感,并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同等学习内容下,该集体成员将有更多的口由时间去参加实践活动,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使整个集体变得更加优秀,进而产生良性循环。因此,提高整个集体的学习效率,培养集体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集体成员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对于建设集体荣誉感非常重要。 2以良好的管理培养学生 选拔和培养年级、班级干部,实施人性化的精细管理。班干部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落实班级常规管理,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深刻转变和良好习惯的
大学生集体荣誉感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