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积累《诗经》的有关知识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思维模式。3、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诗的节奏与语感。能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这两首诗歌。1、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2、增强学生的全面、科学的情商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重难点1、掌握《诗经》中的“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运用比较朗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赏析。3、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诗经》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类。欣赏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生于水边。《秦风》“芦苇”题目介绍资料链接《诗经》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