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摘要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城市养老问题日益受到普遍关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逐渐被接受和认可。本文以洛阳市为实证研究基地,结合洛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制约因素中图分类号:C910文献标识码:A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城市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养老模式关系到整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城市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家庭结构简化、规模缩小,城市家庭养老日益弱化,机构养老因规模数量、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等原因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社区居家养老逐渐被老年人普遍接受和认可。社区居家养服务是指依托于社区,政府和社会为老年人提供有效又有偿的生活服务。其特点是以家人照料为主,社区养老机构照料为辅,在提供方式上,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服务为辅。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解决我市养老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是弘扬孝文化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和谐中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促进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一、洛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一)洛阳市老龄化的基本现状。洛阳市是人口大省河南省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老年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2010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90万,占总人口的13%,人口基数大;8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9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0%,高龄化特征日趋明显。据预测,至20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01万,占人口总数的14%;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3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1%。随着4-2-1家庭的增多,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和“候鸟式”老人逐渐增多。据调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在养老模式的选择上,34%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其中38%的老年人有恋家情结,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与邻里,42%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既能享受天伦之乐,又不会给子女增添太多的麻烦。在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方面,老年人一般选择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跟年龄成反比,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但有的老年人还需要更高层次的现代化服务,如信息咨询、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还有的老年人从社会角色转变为家庭角色后,为缓解角色变更后带来的失落感与孤独感,更愿意继续社会化,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同时为提高社区的养老服务水平献言献策。(二)洛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洛阳市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主要表现在:第一,坚决贯彻从中央到省政府的各项养老政策。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1年河南省老龄委颁布了《河南省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同年11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原则、目标任务及措施。洛阳市政府也先后制定了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2011年研究出台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洛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洛阳市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洛阳市民政局规划局国土局住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