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综合大纲科目法理学.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年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综合大纲科目
法理学部分
第二章:法律作用和法律价值
第一节:法律作用的分类
法律
作用的
分类
法的作用---其作用的划分是由法律的调整对象所决定
直接调整对象:强调对人的行为
间接调整对象:强调社会关系
===所谓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指法律对其发生作用的对象。
法律首先是一种行为规范,它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同时,法律又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它间接作用于社会关系。
2、法的作用范围:
法律规范作用
法律社会作用
法律

规范
作用
法律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为本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和模式,引导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预测到自己在某种情况下应该选择何种行为方式。
个别指引: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就特定的人和情况进行引导。
优点在于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缺点在于缺乏客观性、经济性和稳定性。
规范指引:通过一个一般的规则,就同类的人和情况进行引导。
能避免个别指引的缺陷,具有客观稳定和经济的优点;但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能就特定的人或情况做出灵活的处理。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对人们的指引一般是规范指引。
预测作用
法律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推测出,在特定情况下别人将会如何行为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为,从而对自己的最终行为作出选择。
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法律秩序得以建立的前提,人们正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预测到一点那个的行为是否合法,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所以才会选择合法的行为。
现代法律的社会公开性以及稳定性,是该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
评价作用
法律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是判断、衡量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和尺度。
该作用发生于人们作出一定得行为之后,是人们对于某一种行为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的判断。
评价作用下有三种结论:
(1)合法行为;(2)违法行为;
(3)中性行为,该行为没有被纳入法律处的调整范围内,法律没有允许,但是也未禁止。
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二者不能混淆,不能替代。
法律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正义”,而道德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和谐”。
(1)法律评价是评价某一行为是否合法,主要衡量标准是看行为是否符合正义的要求,着重点在于主体的外部行为及其后果;
(2)道德评价是评价某一行为是否合乎道德,主要衡量标准时看行为是否符合伦理关系的要求,着眼点在于主体的思想动机和情感交流。
保护作用
法律的保护作用,是指法律对合法行为的有效性予以确认,保障行为人享有基于合法行为所获得的利益。
对合法行为予以保护,能够充分的调动行为人选择合法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障立法者在行为模式中所提出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得以顺利实现。
强制作用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对违法行为的有效性予以否定,并对违法者进行处罚和制裁。
法律规范中有关否定性法律后果的规定是法律强制作用的依据。
教育作用
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在对一般人的行为进行指引、预测、评价、保护和强制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并进而影响到人们未来的行为选择。
法律的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们了解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来发挥的。也可通过法律实施来发挥,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法律的遵守——人们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办事
法律的适用——有关国家机关运用法律管理社会和处理案件
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法律总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的思想和以后的行为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
法律

社会
作用
法律社会作用:是指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阶级统治作用
法律的阶级统治的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而不仅仅限于阶级镇压和阶级斗争。
主要有以下三个表现:
(1)法律通过对政治关系的调整,维护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2)法律通过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3)法律通过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调整,维护统治阶级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社会管理作用
法律的社会管理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以管理一般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为了维护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具有全社会意义的共同事务。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公共事务的内容和范围会有所不同,在现代社会,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存条件;(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
(2)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秩序;(反恐)
(3)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4)提供一般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学综合大纲科目法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