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推动全球经济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源泉,企业培育、维护竞争优势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组织创造、共享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企业单单依靠个体能力已经很难实现持续成长,特别是在创新领域,合作创新越来越普遍,甚至于已经形成创新网络,企业仅仅是创新网络的节点。在知识受到日渐重视和企业合作日渐流行的背景下,企业进行合作创新时面临知识转移困难的问题,影响了合作创新效果。促进企业认识到知识转移粘滞问题的迫切性,并找到有效方法降低知识转移粘滞,提高合作创新绩效需要合适的理论指导。本文以合作创新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转移为研究重点,考察知识转移粘滞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文章在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基础上,主要运用基于文献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展开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知识转移粘滞的概念,深入考察了企业间合作创新和知识转移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的机理;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建模,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知识转移粘滞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提出了降低合作创新知识转移粘滞和促进企业知识整合的措施。全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第2-4章是理论研究部分。第2章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基本原理。界定了知识和知识转移的概念;提出了知识转移粘滞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复杂影响因素;归纳了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型和层析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粘滞的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集成模型。第3章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与绩效评价。界定了组织合作创新的内涵;构建了组织合作模式选择的决策方法:提出了组织间合作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第4章基于合作创新的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分析了合作创新知识转移的动因和本质;分析了不同信息结构和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下的知识转移的决策选择;分析了合作创新中降低知识转移粘滞的激励机制;构建了企业间以知识为载体的风险传导模型。第5—8章是文章的实证研究部分。第5章提出了研究变量间的关系假设,并构建了概念模型;第6章设计了实证研究方法;、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了假设检验。第8章以DCT公司与DFM公司新型绝缘材料联合开发为例,分析了企业在合作创新过程中采取的降低知识转移粘滞的举措和开展的知识整合活动。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创新应从降低知识粘滞、参与主体粘滞和过程粘滞三方面提高知识转移成效,同时,企业必须注意从建立知识共享制度和打造学习型组织两方面为突破口加强知识整合。本文理论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提出了知识转移粘滞的概念并进行了数学表达;第二,运用小世界理论模型分析了合作创新知识转移的实质——创新团队内部成员的知识共享与交流网络;第三,构建了合作创新中以知识为载体的风险传导模型。同时,实证研究构建了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并据此进行了问卷设计,。结果表明:第一,知识粘滞和主体粘滞通过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影响了合作创新绩效,但过程粘滞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没有得到验证;第二,知识整合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比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强,而对管理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假设不成立。第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知识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未得到全部验证。技术创新绩效与知识创新绩效、管理创新绩效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但知识创新绩效与管理创新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关键词:合作创新绩效;知识转移粘滞;影响;结构方程模型;SPSS&,,esmoredifficultforindividualenterprisetoachievesustaininggrowthmerelyreliesonitsownresources,,workisplayingmajorroleintheinnovationsystem,
知识转移粘滞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的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