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写与管理规范.doc教案编写与管理规范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材以及学生对先修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后续课程的学习需要等准备的教学方案,是专业教学计划的终端体现,是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具体化,是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性化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使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以落实,对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有一个基本的掌控,特对教案编写与检查做出如下规定:一、教案编制要求(一) 总体要求教师必须持新编制的教案上课,同一门课程每学期教案内容应该有所更新。教学内容适宜、教学条件允许的课程可编制电子教案。除授课情况小结外,其余内容必须于计划授课时间两周前完成。(二) 具体要求授课题目的填写要与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的授课内容一致,并做到如实、正确、规范。教学目的明确且正确,重视能力的培养。重点、难点确定准确。教学思路清晰,过程设计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具运用得当,利于学生理解、接受课程内容,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造性,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且完整、充实、严谨;内容表述准确、精炼;字迹清晰易辨。作业的内容和数量总体(不针对单次课教案做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深化和巩固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利于本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学过程中出现和发现的问题认真记录,为后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三)主要内容教师教案主要内容包括:教案有关信息、教学目的要求(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讲授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业内容提要、辅导答疑内容提要、板书设计、课程小节等。二、教案检查规定教案检查采用阶段性检查方式,每学期检查三次,即期初、期中、期末。教案检查重在查质量,每阶段的检查又各有侧重。教案检查工作由各系(部)主任总体负责,各教研室具体负责。(一)检查的目的、。每学期初开课前要进行一次教案检查,此次检查的目的是严把教案质量关,以使开学初的教学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检查范围是开学后前两周课的全部教案。教研室主任将检查结果报告给系(部)主任。对不合格教案要求重新编制,补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教学。2•期中教案检查。期中教案检查在第十周至第十一周进行,此次检查的目的除检查教案质量外,还要检查教学进度等。检查范围是第三周至第九周的教案,教研室主任于第十一周末前将检查结果报告给系(部)主任。系(部)主任也可根据各系的实际情况抽查老师的教案。对教案不合格者提出整改要求并复查。。期末教案检查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此次检查的目的除检查教案质量外,还要检查教师是否按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计划去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即是否完成了大纲和计划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检查范围是第九周以后的教案。教研室主任于期末考试前将检查结果报告给系(部)主任。系(部)主任也可根据
教案编写与管理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