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经·相鼠》的“相”的释义析疑.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经·相鼠》的“相”的释义析疑《诗经?相鼠》的“相”的释义析疑话题:教育学习句子结构诗经摘要:《诗经?相鼠》的“相”,传统解释为“审视”“察看”等,然而也有不同看法。本文比较历代学者对“相”的训释,认为传统的释义有些不妥,“相”解释为“地名”比较妥当。关键词:《诗经?相鼠》“相”训诂比兴通假地域特征《诗经?相鼠》是“国风—鄘风”中的一篇。关于它的主旨,《毛诗正义》(汉代毛公传、郑玄笺、孔颖达疏):“相鼠刺无礼也。”后世诸家并无异议。然而对于“相”的解释却有些争议之处。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第一种,“察看、审视”,如“《毛传》:相,视也。”“《说文》:相,省视也。”“《尔雅》:相,视也。”“《诗经》集传(朱熹):相,视也。”“郭璞《注》:察视也。”第二种,孙奕云:相,地名。按《地志》,相州与河东相邻,则知相州有此鼠。诗人善取譬焉。若毛氏以相为视,则视物之有体与皮者皆可喻视,何必取鼠哉,(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一)第三种,陈第的《毛诗古音考》(第49页)里说:“相鼠,似鼠,颇大,能立,见人则立,举其前两足,若拱揖然。愚于蓟门山寺见之,僧曰:‘此相鼠也。’及检埤雅,已有载焉。盖见人若拱,似有礼仪,诗之所以起兴也。今注曰?:‘相,视也;鼠,虫之可贱恶者。’意义索然。按《说文》引此诗,亦以相为视。误也久矣。”上述三种观点,第一种流传最广,从《毛传》到现在,多数人都持此说。主要是因为毛氏、许慎、朱熹等为名家,其解释则多据权威性,但这也不能说明此说一定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可能直到陈第、孙奕时才提出,虽说接受人数较少,但并不能以此说明这种观点一定错误。我们赞同第二种观点把“相”解释为“地名”,而陈第并没有说“相”应该解释成什么,只是说“相”解释为“看”是不好的。一、不能解释为”审视”“察看”(一)从《诗经》表现手法看:“比兴”是《诗经》“六义”之二,按照朱熹的说法:“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因为“比兴”二义极其相似,历来区分不甚了了。但他们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如:《硕鼠》:“硕鼠硕鼠,勿食吾黍。”这是以鼠喻人。用“比”。《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借雎鸠以“兴”男女相处和谐。而《相鼠》是用鼠有皮、体、齿,以“兴”人之无礼仪。既是托鼠起兴,自然就不必特意用具有“审视”意义的“相”来表达。因为诗意用”兴”来表现,已经非常合适了,何必再来这“相”字,所以孙奕说得好:“若毛氏以相为视,则视物之有体与皮者皆可喻视,何必取鼠哉,”(二)从《诗经》句子特点看:《诗经》的语言讲究整齐、协调、对称,在运用“兴”手法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下面一些有趣的现象:(1)桃之夭夭,有蕡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夭》)注:?(指朱熹注。)(2)摽有梅,其实七分。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3)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凯风》)(4)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上面诗句的例句,都是采用“兴”的手法,两个分句前后对称,句子结构基本相同。虽然例句不是穷尽性的,但也能显示出《诗经》语句有对偶倾向,具体到“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是复句与复句相对,诗句可以看作“鼠有皮,人无仪”的形式。如果将“相”释为“看”,那么前后两句就不对称,这违反《诗经》语言求对称的要求。古人有这种

《诗经·相鼠》的“相”的释义析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12-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