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乐情感两相宜——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音乐情感两相宜——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作者:————————————————————————————————日期: 音乐情感两相宜——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中学语文论文音乐情感两相宜——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是唐诗中写音乐的最著名的诗作之一。本诗作者在写作时借助奇特的想象,运用高超的写作水平描写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然而,在音乐描写的背后,寄予了作者痛苦绝望与自负希冀并存的思想感情。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这首诗开篇即有阔大的气势,“吴丝蜀桐张高秋”,“张高秋”言秋高气爽的天宇之下唯有箜篌,将箜篌的形象无限放大,将周围的景、人、事统统省去,下笔气魄之大,由此可观之。第二句中“空山”“凝云”亦随之而来,与李白《将进酒》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几乎有同样的气势。“高秋”“空山”和“凝云”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阔大萧瑟,凄凉清冷的意境,预示着李凭将要演奏的曲子的情感基调,也可见李贺在诗作的开头已给全诗定下了悲伤凄凉的感情基调。悲伤的曲调在下一句进一步延伸,“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是传说中舜的两个妃子,《博物志》记载:“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因为舜的死,他的两个妃子哭了几天几夜,直至哭出血泪来,最后也死在了舜的旁边。他们的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便出现了点点泪斑,呈紫色、血红色等。丈夫死去妻子也哭死,这是何等的悲伤!因此,乐曲在此已进入了一个极度悲伤的阶段。然而,极悲曲调的背后,正是李贺极悲情感的体现。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而不能考进士。因此李贺一生贫病交加,怀才不遇,对现实社会极为不满,对失意人生满怀悲慨,仅活了27岁。诗歌情感从开头的凄凉清冷到此处的极度悲伤,可见诗人的怨愤似乎郁结在胸口,一触即发。李贺所描写的箜篌曲不仅仅是忧愁与悲伤的,其中还渗透着其他成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对于这两句,主流的理解是形容箜篌音调的变化,认为音乐由清脆而铿锵(玉碎)到舒缓悠扬或者是尖锐(凤凰叫),再到惨淡凄凉(芙蓉泣露)直到最后的明丽而欢畅(香兰笑)。“乐声又是如此惨淡而凄凉,就像那残荷泣露,含着无限的哀伤;乐声又是如此明丽而欢畅,就像那春兰吐蕊,送来阵阵的芳香。上句写声,下句写情,真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①这种理解可备一说。然而,玉、凤凰、芙蓉和香兰都是贵重典雅之物,后面的修饰词却不美好,(除却“笑”之外),“碎”“叫”“泣”,作者到底有什么样的目的呢?不得不说的是,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而李贺自视甚高,诗中常以“唐孙”“宗孙”自称。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此处玉、凤凰、芙蓉和香兰都是作者自指,玉碎,极为不祥,亦可指理想的破灭,远大抱负的无法实现;凤凰是美好的化身,一般说和鸣,而此处却用词奇特,用一“叫”字,凤凰作何种叫呢?结合李贺身世,不难确定,凤凰此处应是凄厉、哀怨亦或是悲切的叫;芙蓉泣露极为悲伤;香兰优雅娴静,很难想象香兰作何种笑,如果说是体现音乐的欢畅明丽的话,这种音乐由绝望悲伤到欢快的转换也太突然了,让人不知所措,无法理解!众所周知,笑的种类

音乐情感两相宜——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ciferios04
  • 文件大小241 KB
  • 时间2019-12-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