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名的山大家都认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首古诗就和山有关,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北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庆历进士。熙宁二年,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陆续推行均输、青苗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第一课时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成“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等。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登飞来峰》背景资料:本诗写于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时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30岁,写此诗时,他初涉宦海,年轻气盛,抱负不凡,借登飞来峰寄托壮怀。飞来峰的传说: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题西林壁》背景资料:这首七言绝句是苏轼于宋神宗元年(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而写下的。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苏轼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西林寺:江西九江庐山西林寺,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北麓,建于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66年)由太府卿陶范创建,为庐山北山第一寺。
古诗二首 (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