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戴望舒的诗学主张.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戴望舒的诗学主张文学院09级4班中国语言文学类102062009263梁玉婷教师:吕若涵(老师)摘要: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派最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在广泛借鉴和吸收法国诗学的影响下,加之自身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中西糅合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主张。值得一提的是,戴望舒的诗学主张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诗学主张的倾向也是不同的。关键字:戴望舒音乐美“诗情”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首《雨巷》是初入诗坛的戴望舒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诗。《雨巷》以其婉转回旋的音律,字字飘荡着凄婉迷离的淡淡悲伤,让这首萦绕着悲伤的诗瞬间走入人们心间,也使戴望舒一举成名并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为戴望舒带来盛名的名诗在诗人眼里并不讨喜,正如叶圣陶所语《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在戴望舒的诗学观里,《雨巷》这首诗是与他的诗学主张相悖的。戴望舒认为“诗不能借助于音乐,它应该去除音乐的部分。”、“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因此,戴望舒的诗学主张是“诗情”论。戴望舒(1905-1950),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93首诗,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贯穿于这四本诗集的是戴望舒在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影响下变化发展的诗学主张。下面笔者将通过对戴望舒这四部诗集具体纯文本分析尝试归纳戴望舒的诗学主张的变化发展历程。《我的记忆》是戴望舒的第一部诗集,收录诗人从1924-1926年创作的26首诗,根据其诗歌创作思想的变化和对待西学的态度,将其分为《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个部分。《旧锦囊》是诗人在未受法国象征派诗学影响前创作的诗集,通读完戴望舒所有诗歌之后,回味《旧锦囊》包含的十四首诗时,我们容易发现它的特点:在《旧锦囊》里,诗人注重诗歌的押韵、句式工整和音乐和谐,可以说是比较刻意地去写诗。如第一首《夕阳下》中“锦”“金”“灵”、“芳”“荡”、“来”“徊”“快”这些字眼都可以看出诗人选字有受到古体诗押韵的影响。?《戴望舒经典》-1-同样的在《寒风中闻夜声》《自家伤感》等诗中都可以看出这样刻意押韵的字眼。其次,《旧锦囊》整体弥漫着一股颓唐的古典气息:好比诗人在《残花的泪》中写道的:“我的娇丽已残/我的芳时已过/今宵我留着泪/明朝会萎谢尘土„„”,还有一些字眼,如“泪珠盈睫”“提壶痛饮”等都是比较古风的词语。可见,在戴望舒接受国外文化影响之前诗风是古朴而严谨的。但在《雨巷》一辑包含的六首诗中就能很明显看出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主义手法的影响的痕迹并且诗歌格式也更加自由,开始发展为自由派诗歌。马克思的矛盾观告诉我们一切矛盾的东西都是最美丽的,矛盾越剧烈美丽就越耀眼。无疑,这句话是很正确的。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后,戴望舒凭借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对外国诗论的批判继承,在新诗的浪漫自由与古体诗的严谨淳朴的激烈碰撞下,古今共融、中西合璧,形成了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象征派诗艺的超越。戴望舒在这一时期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和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直接影响。魏尔伦曾在《诗的艺术》一书中写?道:“把模糊和精确紧密结合”“是面纱后面美丽的双眼”“音乐先于一切”因此,可以看出,魏尔伦是主张诗歌“音乐美

戴望舒的诗学主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