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曹植《白马篇》对魏晋南北朝游侠及游侠诗的导向作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文学论文-曹植《白马篇》对魏晋南北朝游侠及游侠诗的导向作用【内容提要】曹植《白马篇》历来被认为是诗人前期的作品,但这种说法没有提出有力证据。通过对曹植生活时期民族关系的考查,可认为赵幼文先生提出的创作于后期的看法是成立的。由于创作时间的特殊性,其主题也应理解为曹植悔过自新的诗化表现。这首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侠和游侠诗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关键词】曹植;《白马篇》;游侠;游侠诗;导向游侠自古有之,但各家各派对他们的看法却很不一致。主张集权的《韩非子》称其为“五蠹”之一,而《史记》立场与之相反,专设《游侠列传》,对他们予以称扬。二者的差异主要着眼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与权力的适度分散、皇权与正义是否统一、奴化与多样化上。《韩非子》主张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皇帝就是判定是非的标准,天下人思想都是皇帝意志的延伸,这种绝对军事化的管理在战乱年代有其特殊意义;《史记》则认为权力应当适度分散,君臣各守其道则可,而且认为皇帝是人而不是神,有其优点和缺点,他的言行不能作为普适性的是非判断标准,同时还反对奴化(如称扬“将相不辱”的士大夫人格)。游侠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杀由己的作风张扬了个性,另立了与皇权背离的是非标准,侵犯了皇帝的生死决定权,所以得到了《韩非子》和《史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不过这两种力量并非对等的,皇权的力量远远大于游侠,而且日益得到加强。又由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使皇权在思想领域里确立了统治权威,从而使游侠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最终面临要么被消灭,要么被同化的两难选择。从历史发展结果来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游侠对皇权有所反抗,但最终还是被皇权所同化。在游侠被同化的历史进程中,作为诗歌题材出现,时间较早且又有重大影响者,当属曹植的《白马篇》(《太平御览》作《游侠篇》)。一、曹植创作《白马篇》的年代早期的文学史并没有对《白马篇》的创作年代作出判定。钱基博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该篇属于“环譬托讽”①(),未及年代。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亦未涉及该诗创作时间。早期的注本如黄节的《曹子建诗注》亦未就其创作时间做出判断。更早的注本如丁晏的《曹集铨评》所附编年亦无此诗的明确创作年代。几乎所有现行的文学史都认为,《白马篇》是曹植前期的代表作。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认为《白马篇》是曹植前期吐露自己志趣与抱负的作品,章培恒、骆玉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赞同这一观点;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与此看法相近,认为《白马篇》属于曹植前期的诗歌,歌唱他的理想与抱负;徐公持先生编写的《魏晋文学史》则认为《白马篇》在曹植前期作品中占有特殊位置。在有关曹植研究的专著和评选中,学者们也大都持这一观点。孙明君先生认为“(曹)子建早期的言志诗可以《白马篇》为代表”②();费振刚先生认为《白马篇》是曹丕称帝以前“表现一种雄心壮志,情调乐观旷达,慷慨不群”诗风的杰出代表③();陈庆元先生认为“这首诗为曹植前期的作品”④();崔积宝先生亦认为“《白马篇》是曹植前期重要的代表作品”⑤()。但是,在所有的年谱中,《白马篇》都付之阙如。被学者们广泛引用的陆侃如先生的《中古文学系年》和张可礼先生的《三曹年谱》,均未对《白马篇》进行编年;台湾学者邓永康先生编撰的《魏曹子建先生植年

曹植《白马篇》对魏晋南北朝游侠及游侠诗的导向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047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