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心理学研究方法,探讨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的构成,编制《大学生创造性情绪问卷》,并对问卷信效度做出分析。其次,对当前大学生所体验到的创造性情绪进行调查,以此来初步了解目前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的状况,并尝试分析各人口学变量与创造性情绪的关系。本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ù笱丛煨郧樾魅范ㄎ;ǜ呋叫眩ǖ突叫眩ǜ呋叫押拖低唤醒四个维度,所编制的《大学生创造性情绪问卷》信效度较好,可用于今后关于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的调查研究中去。ü名大学生的创造性情绪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体验到的创造性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有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女生所体验到的积极高唤醒情绪要明显多于男生;大一学生所体验到的积极高唤醒创造性情绪则显著多于大二、大三学生,其消极低唤醒创造性情绪又显著少于大四学生;性别与年级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在积极高唤醒创造性情绪的得分上,大一女生显著高于大一男生,大四女生显著高于大四男生,大四男生显著高于大三男生,大一女生分别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女生;在积极低唤醒创造性情绪的得分上,大四男生显著高于大四女生;在消极高唤醒创造性情绪的得分上,大一女生显著高于大一男生,大三男生显著高于大三女生;在消极低唤醒创造性情绪的得分上,大三男生显著高于大三女生,大二女生显著高于大一女生,大四女生显著高于大一女生;文科学生的积极高唤醒创造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和医科学生,而理工科学生所体验到的消极高唤醒情绪则少于农科学生;在家庭所在地、独生与否等人口学变量在创造性情绪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关键词:创造性情绪,愉悦度,唤醒度,问卷编制
福建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Ⅱ
,.,.瓼,’,...瑂鷄瑂..,閏畉瑃瓼瓵,,.甌—琭;琒:.,一≮
—厂、专福建师范大学全错硕士学位论文璃
中文文摘在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民创新素质的竞争。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已经把创新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要创新靠的是拥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对个体而言,创造性有利于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对社会而言,创造性能够带来科技的进步,从而加速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发挥、培养、提高国民的创造性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一领域的应用都是基于人们对于创造性的深刻认识。因此,加强创造性的基础性研究,加深对创造性的认识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情绪作为影响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创造性研究领域的重点,但是目前研究中总是从情绪的愉悦度单维出发,用实验方法来研究情绪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并未存在关于情绪与创造性的概念,而且两者之间的研究方法偏重于实验,存在推广不广泛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尝试提出创造性情绪的概念,并拟从情绪的愉悦度和唤醒度两个维度入手,编制一份正式的创造性情绪问卷,试图以此作为了解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现状的工具,以期为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大学生提供参考。第一章,绪论。本文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于创造性和情绪的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总结了情绪与创造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借鉴学业领域的学业情绪研究,提出了创造性情绪的概念。第二章,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以及前人研究的不足,分析提出创造性情绪的重要性。在创造性和情绪的交互研究领域,并未有一个确实的概念可供研究,另外目前创造性及情绪的研究方法其生态化效应不足,而且在分析情绪对创造性的影响时,通常只是从单维出发,这些都不足以应付复杂的创造性情绪研究。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采用了创造性情绪的概念,拟从情绪的愉悦度和唤醒度两个维度入手,编制一份正式的创造性情绪问卷。第三章,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结构研究。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结构的研究结合了开放式访谈,半结构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合并和整理得到编制问卷基本材料,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最
●厂,,,’终抽取四个因子,分别是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其中,积极高唤醒因子下包含了快乐、兴趣和自豪这三种情绪;积极低唤醒因子下包含了满足和孤独这两种情绪;消极高唤醒因子下包含了恐惧,焦虑和愤怒三种情绪;消极低唤醒因子下包含了疲乏,沮丧和困惑三种情绪。验证性因素的结果表明,各项拟合指数均基本达到要求。同时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第四章,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的现状调查研究。当前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我们已经慢慢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创造性的主要成分,有必要利用已经验证的正式版《大学生创造性情绪问卷》作为工具,来全面地调查目前大学生的创造性情绪现状,并考察创造性情绪在各人口学
大学生创造性情绪的问卷编制和现状调查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