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报告名称:电法勘探实验报告学院: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姓名:黄凯 班级:061144班学号:20141002131小组成员:李正来、田旭、尹航、张政、黄凯、俎强、李世鹏、张瑞泰、石子昭、陈静怡。实验仪器:DDC-8型电子自动补偿仪、电极、电线、电源、水槽、标尺。DDC-8电阻率仪操作步骤1、连接A、B、M、N接线柱,并分别与电极连接2、按ON键打开仪器后,再按电池键检查仪器工作电压≥10V3、按“排列”键,设置排列方式参数4、按“极距”键,设置电极极距参数,AB/2,MN/2(单位:m)按“前进”键,直至显示“K”值,记录装置系数K值5、检查线路,连接外接电源“HV”,6、按“测量”,采集数据。7、处理数据,绘图。实验一:低阻脉上的联合剖面法水槽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率联合剖面法的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了解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在良导体上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电阻率联合剖面法的数据采集和图件绘制。实验内容本实验是在水槽中用联合剖面法观测,装置的大小根据实验条件设计。注意:①AB/2和MN/2的大小要选择合理。②电极入水深度约2~3mm较合适。③无穷远极可选在水槽边缘。三、实验原理联合剖面法是由两组三极装置联合进行探测的一种视电阻率测量方法,具有分辨能力高。异常明显的优点,但也有装置较笨重、地形影响大等缺点。无穷远极 C通常设在测区基线方向离测区最边缘的测线大于五倍AO的距离处。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打磨铜电极确保其导电性良好。2、连接好实验装置,将电极放在标尺上并放在水槽上的横木(与低阻带垂直,作为一条测线)上,使电极尖端入水,入水深度在2-3mm之间3、检查装置,打开仪器,设置参数。4、先测量A极记录后断开再测量B极并记录。5、先后在同一点测完A极和B极后,移动标尺,步长为5cm,如此重复上述步骤。6、一直移动标尺测量直到将整个测线测完。测量完所有点之后,切断电源关闭仪器。。五、实验记录及绘图结果分析由图可分析,当AMN向低阻脉靠近时,电流偏向A的左侧,MN之间电流密度增加,ρAS增加并形成极大值,当MN接近和越过低阻脉范围内,吸引电流最强,MN之间电流密度骤减,ρAS减小并到最小值,越过脉顶后,AMN继续往左移,吸引电流减弱,MN之间电流密度逐渐增强,ρAS增加。,主要是因为水槽墙壁是高阻体。实验二:(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一、实验目的了解对称四极装置的原理;了解对称四极装置的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熟悉电法勘探实际操作;完成对称四极装置在背斜上的视电阻率异常特征曲线。二、实验内容此次实习内容是高阻背斜上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的电法勘探实习,在水槽中模拟大地均匀介质,水槽中的弯曲模版模拟高阻背斜,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称四极剖面法的实验。三、实验原理对称四极剖面法是用以研究地电断面横向电性变化的一类方法。一般采用固定的电极距并使电极装置沿剖面移动,在各个测点观测电位差和电流强度和视电阻率值,这样便可得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视电阻率沿剖面的变化。对称四极装置:AM=NB,取MN的中点O为测量记录点,为了在同一条剖面上研究两种不同深度上的电性特征,通常采用两种供电电极距(A1B1和A2B2)。四、,首先用砂纸将电极上的铁锈擦去,使电极与水
电法勘探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