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doc:..浅谈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作若:杨福彪常克武徐德衡【关键词】下颌骨损伤腓骨外科皮瓣下颌骨缺损是导致语言、吞咽、咀嚼功能障碍常见的颌面部畸形,多因肿瘤、外伤或先天性原因所致,其治疗目的是恢复功能和外形。1989年,Hidalgo[1]首次报告利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重建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2],并成为修复该缺损的最好办法之一。本文就近年来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解剖结构腓骨的血供主要为腓动脉,其起于胫后动脉。-,其有一对较大的伴行静脉,-,血管口径与颈部受区血管相近,适于吻合。腓动脉发出弓状动脉与滋养动脉,前者沿腓骨呈节状排列,分布于骨表面的骨膜及肌肉;后者经滋养孔进入骨髓腔。因此,腓骨之血供具有二重性:有来自骨膜的节段性供血,也有来自滋养动脉的骨内供血。U状动脉还发岀肌间隔穿支达小腿外侧皮肤,这为皮岛的制备提供了血供。腓骨全长34-38cm,可用于骨移植的长度可达20-26cm,可以满足于几乎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腓骨是管状皮质骨,其厚度约为12-17伽,[3]的分类标准,即将下颌骨分为对称的4个区域:髀突、下颌升支、下颌体部、半侧埶部,分别以C、R、B、S表示,通过它们的组合可代表各种下颌骨缺损情况。,术前应对两侧小腿进行全面检查,评价血供情况,判断有无先天或后天解剖变异,必要时行小腿血管造影,确定有无腓动脉硬化、变异。由于腓动脉先天缺失的发生率极低,一般术前应常规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查了解腓动脉供血情况。(1)手术切口:在小腿外侧中下部设计一皮岛,皮岛屮央点为腓动脉穿支,沿皮岛的上下方延长切口,上至腓骨上头,下至距外踝上8-10cm。不需皮岛时可从腓骨小头开始至外踝上10cm处。(2)血管和神经的显露:切开小腿筋膜,分离小腿外侧肌肉贴近腓骨,切断胫前肌群和腓骨肌,在腓骨周围作一保护肌皮动脉穿支的足母长屈肌袖,按所取骨长度分别截断腓骨下、上端,显露胫后动脉发出的腓动脉及其伴行静脉。切开骨间膜,保护腓动静脉及其至腓骨的分支。(3)塑形与修复:断离血管蒂后对腓骨进行塑形,通常采用腓骨外侧面的内楔形截除少许骨质,但必须保护好腓骨内侧的骨膜及与其和连的软组织,以保证其血供。塑形后采用小钛板坚固内固定,再在受区进行血管吻合。(4)供区创口关闭:一般如腓骨瓣皮岛的宽度<6cm时,可直接拉拢缝合,对于较大的皮肤缺损,需作屮厚皮片移植。对腓骨瓣制取也有一些改良,毛驰等[4]介绍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关键是将腓骨周围所附丽的肌肉从所切取的腓骨上完全剥离,剥离时必须保证腓骨各个面骨膜的完整性,不损伤和影响腓血管及其对腓骨的供血,共完成35例腓骨瓣的制备,全部获得成活,手术吋间均在lh内完成,尽量保留了小腿肌肉的完整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3优缺点目前较公认腓骨瓣的优点是:(1)骨量充分,可多点截骨塑形重建;(2)血管蒂长质量好,易达吻合部位,避免血管移植,口径大,易吻合成功,不易发生血栓;(3)腓骨瓣远离头颌部可实施双组手术;(4)供区并发症少,由于腓
浅谈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