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叉俊(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摘要:微博媒介作为最快速发展的媒体,已经拥有亿万用户量,在这个平台上信息交互式传播,大量的信息被创造,被传播。然后近年暴露出的很多网络事件,都是因为对微博信源的把关不利造成的。2011年年底出台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要求微博用户必须采用实名制,这也是对微博把关的促进。文中就将通过对《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的解读提出其在微博把关中的意义和对其的思考。关键词:微博;把关;规定;管理中图分类号:I)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0—01研究背景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11年l2月16日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规定》主要提出,通过微博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信息内容,应当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账号。对于《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的出台,各界评价不一。新浪总裁曹国伟对此表示,新浪对于推行微博实名注册很有信心。搜狐公司市场部微博运营总监刘鑫智表示,实名注册将有效减少微博上不负责任的和有害的信息,对用户的交流沟通将更有实际意义,长期来看对微博发展是有益的。而许多网友则表示,现在的网络环境中,对待很多问题,许多人都是实名说假话、假名说真话,微博实行实名制不利于微博平台中真实事件的曝光,也会影响用户的活跃度。《规定》的出台是否有利于微博环境的净化,是否是好的把关形式,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从微博中把关理论角度进行解读。二、《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出台背景(一)、(分享和发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正在发生什么)为宗旨的Twitter网早在美国兴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类似Twitter服务的网站。微博(以下文中提到的微博都特指新浪微博)也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微博这一媒介形态经过商业网站的成功推广以及微博用户的接力追捧,被迅速制造成一个媒介神话。一种传播媒介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只用了4年。微博的发展迅速更是惊人,仅仅用了14个月。微博这一媒介形态经过商业网站的成功推广以及微博用户的接力追捧,被迅速制造成一个媒介神话。截止2011年2月底,新浪官方数据显示,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超过3亿。因为微博的这种全民参与和快速传播特性,任何人都可以以网民的身份发表个人言论,这些言论或真实可靠揭露事件真相,或虚假炒作获得非法利益,为微博平台的真实、和谐发展埋下了隐患,也为微博的“把关”带来了很多问题。(二)、微博媒介中的把关传统的把关主要对传播中的谁和说什么进行控制,设置了健全的把关机制。从新闻传播的流程来看,媒体信息的传播程序大致如下:记者发现新闻事实一媒体把关(审稿)一传播给受众一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实际上垄断了信源,把关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在2010年末,由中国青年报法制社会部、中青在线法制频道、人民网舆论监控室、天
从把关理论视角解读《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pdf.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